三角志 - 第71期 | Jun 2017

Page 1

不同世界的相遇——前進進劇場《西邊碼頭》

慾望誘發人的邪惡內在?——7A 班戲劇組《SEVEN:慾望迷宮》

沒有理由放過自己——訪劇場演員宋本浩

阮兆輝:「目標是看到內行及學院派的共融」 ——《粵韻大調—阮兆輝 x HKAPA》

71

ISSUE

Jun 2017

丁酉年五月

+

+


粵語主講 費用全免 詳情請瀏覽 http://www.filmcritics.org.hk

主辦

資助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為藝發局資助團體 Hong Kong Film Critics Society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HKADC


# 71

Jun 2017

Contents 03

編者的話

慾望誘發人的邪惡內在?——7A 班戲劇組《SEVEN:慾望迷宮》

04

04

06 08

14

演前預報 Preview

不同世界的相遇——前進進劇場《西邊碼頭》

大都會移民衝突下的不渝愛情——百老匯音樂劇《夢斷城西》香港首演

10

專題故事 Feature

18

藝術再生花 Reborn in Arts

20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創作雜記】做音樂搵唔搵到食 ?

10

△ 志 「視藝版」請從另一邊翻閱

目錄

24

沒有理由放過自己——訪劇場演員宋本浩

阮兆輝:「目標是看到內行及學院派的共融」——《粵韻大調—阮兆輝 x HKAPA》 民眾劇場 x 戲劇治療(下)

【仁云亦云】本地文藝空間的想像 【雕文嵐女】當代人的「癮」

【太陽下的吞吐】駐校藝術家(一)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轉角處遇上選擇,還是笑完就算?



編者的話

Editorial

出版人 林達生 George Lam george.lam@arts-news.net

為何人在生活上總是遇到大大小小的疑問?可有時卻並不知道答案? 你的問題是甚麼?

你會為甚麼而憤怒?

你擁有自由嗎?

你心中埋藏得最深的秘密是甚麼?

為何時間沒有腳,卻可走得這麼快?

你相信人類在未來可以移居火星、或 月球?

你生活中的小確幸是甚麼? 你對生活無感?你對人生無望? 你的夢想是甚麼? 你覺得你可以走多遠?

03

如果人真的可以複製,你會選擇複製 誰? 你認為可以如何消除種族歧視,性別 歧視,性向歧視?

高級編輯 吳嘉慧 Michelle Ng michelle.ng@prismcreation.com 助理編輯 阿彬 Allen Wong allen.wong@arts-news.net 設計及插圖師 鍾凱飛 Chung Hoi Fei hoifei.chung@prismcreation.com 編務、廣告聯絡 高慧明 Olivia Ko olivia.ko@prismcreation.com

你心中最美的風景是甚麼?

你會選擇一個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 人?

當你看到世界的陰暗面,你的反應是 怎樣的?

你曾給人傷害過嗎?或你傷害過別人 嗎?

面對這殘缺的世界,我們還有甚麼可 做?

你 害 怕 孤 單 一 人 嗎? 或 你 更 害 怕 人 群?

你怎樣看歐洲難民問題?

人生若真的有意義,那會是一種怎樣 的意義?

版權屬仨思有限公司所有 。 歡迎轉載引用 ,敬請註明出處 。

你相信世上有鬼神嗎?

印刷 基亞印刷有限公司 Gear Printing Ltd

你相信邪惡的平庸性嗎?你會為公義 發聲嗎? 甚麼事情最令人你感到焦躁不安?

你認為世界會有終結的一天嗎?

你總是羨慕人嗎?

你會為何事傷心?你會因何事快樂?

你喜歡自己嗎?你討厭自己嗎?

你能解讀別人的心思嗎?

你最討厭的人是誰?(會是我嗎?)

你會讀詩嗎?你會寫詩嗎?

你人生中一件最意料不到的事是甚 麼?

你認為藝術是甚麼?

你認為如何可令悲傷的人釋懷?或如 何與悲傷共處?

你能否找一個人和你談談以上的問 題? 小編

廣告代理 葉飈 Billy Yip(中國內地) (86) 130 0517 5393 名譽顧問 謝宏中 Philip Tse

刊號 ISSN 2221-8041

發行 青揚書報社有限公司 Great Expect Development Ltd 出版 、編輯及廣告 稜創意有限公司 Prism Creation Ltd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電話:(+852) 2111 1192   傳真:(+852) 2975 3146   電郵:prism@arts-news.net


04

演前預報 Preview

劇場

慾望誘發人的邪惡內在? ——7A 班戲劇組《SEVEN:慾望迷宮》 人心深處有種種不同的慾望,日常看來正常不過的普通人,

如一人獨處時縱容自己的慾望,原來容易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惡 人。7A 班戲劇組《SEVEN:慾望迷宮》訴說的正是關於人心深處 的邪惡故事,在一些細小而無關痛癢的事情開始,逐漸發展成一 單牽連生死的命案。此劇將於七月第五次上演,九月更遠赴韓國 首爾大學演出。

■ 文:黃漢彬 ■ 圖:7A 班戲劇組

人為甚麼要行善?

七月公演的版本並非沿用舊有劇本。編劇兼導演一 休起初計劃用三四天將舊有劇本略作修改,卻想不 到 一 頭 裁 進 去, 竟 花 了 一 個 多 月 時 間, 大 幅 修 改 了 近 三 分 一 內 容。「 可 能 自 己 成 長 了 吧, 不 再 滿 足 於 舊 時 想 法, 想 把 新

覺得,明正言順地行惡的人始終是少數,大部份人 都是「好人做壞事」,用各種理由去合理化自己的 行為,自己只是隨慾望行動。這種重塑令劇中角色 不再是好人壞人般二元對立,而是變成大家日常生 活中的「普通人」,此刻他或許是好人,但下一刻 便會以「好人」面目行惡。

去。」 此 劇 首 演 已

舉辦韓港戲劇交流活動

是十多年前的事,當

藝發局舉辦的韓國首爾交流活動,及後更與韓國一

的主意及感悟加進

時的創作目標是打造 一齣能吸引觀眾追看 的 懸 疑 劇。 但 經 過 數 次 重 演, 感 到 劇 本 浪 費了角色,今天的一休 更是不再滿足於利用劇 情 吸 引 觀 眾 入 場, 而 是 把 自 己 的 社 會 經 歷, 對 「行善」這行為的詰問 加 進 去,「 人 為 甚 麼 要 行善?」故事甚至發展成 「要做好人,先要害你」, 加 強 角 色 內 心 的 描 寫。 他

提到往韓國演出,事緣兩年前 7A 班戲劇組參加了 些戲劇人士保持聯繫,合作舉辦韓港交流活動,如 把劇團劇本翻譯成韓文,在首爾舉行講讀會(Prereading)。對現今韓國文化水平比香港高,一休 非常感慨喟:「廿年前,剛畢業時,韓國文化水平 還是很落後,看韓國的東西會給人嘲笑。但今時今 日,大部分人都追看韓劇,入場看韓國戲劇,亦深 深 感 到 在 短 短 數 年 間 其 發 展 的 迅 速, 實 在 令 人 驚 訝。像我們這次演出的地方,韓國的大學路,更有 點像美國的百老匯。」韓國大學路有近二百多個劇 場地點,任何時候都會有十多齣大型歌舞劇上演、 過百齣小型戲劇演出,是當地戲劇文化重鎮。「在 大學路演出對我們來說有點踩場的味道,如李小龍 到別的武館耍功夫,因很多行內人會來觀摩,富有


05

挑戰意味。韓國亦有一些官方劇場,觀眾以普羅大 眾為主,不像大學路的劇院面向戲劇界人士,挑戰 意味也較低。」

向韓國戲劇界取經

「當地劇院租用期是以月計算,而非像香港以週計 算,演期逼滿,想多租一星期,堪稱妄想。當然戲 劇界也希望香港有專業劇團常駐而非一兩週形式, 但始終香港還未發展到這地步。希望借這次機會向

題上尤為明顯,花費的心力也更多。」一休以自己 在外國觀劇的經驗,深深明白字幕的重要,即便是 微細問題也能影響劇作的可觀性及觀眾對戲劇的理 解。「我對此問題也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因我們 不能來來去去只是到華語區或英語區作表演便算, 面向世界並吸收不同的經驗才能夠好好發展,此行 便是我們去探討以文本為主導的戲劇走出華語區演 出的可能性罷。」

韓國劇場界取經,借鑑一下如何可以改善本地的文 化發展。」雖則美國或英國的戲劇發展也十分蓬勃, 但到那些地方似朝聖多於學習,相反韓國在廿多年 前比香港落後,如今卻變成亞洲數一數二的戲劇龍 頭大哥,這變化更值得人去學習觀摩。

文本戲劇衝出華語區演出的可能性

有說香港戲劇界要走出國際不易,主要問題出於語 言上,本地有以肢體動作或前衛劇場為主的劇團成 功突圍,但對以文本為主導形式的 7A 班戲劇組而 言,這是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我們僅是就字幕 問題也處理了很久,像一行字幕要出現多少個字、 字幕出現的時間及屏幕位置等,我們需理解當地人 的習慣而有所調整。我們的劇目對白較多,在這問

7A 班戲劇組《SEVEN: 慾望迷室》 (香港五度公演) 日期:7-8/7/2017(20:00) 日期:8-9/7/2017(14:3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180 / $240


06 劇場

演前預報 Preview

不同世界的相遇—— 前進進劇場《西邊碼頭》 這是法國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 Koltès)筆下的眾生:

沒有出路,沒有將來,沒有人可依靠,每個人只能甘於寂靜,但因 不合時宜的相遇,帶來種種惡果,然後你會發現,那個世界內的一 切人際關係只剩下同一種方式「交易」,所有事都可販賣,也只剩 下無止盡的利益關係……

■ 文:何阿嵐 ■ 圖: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戈爾德思的名字對香港的劇場觀眾來說一點也 不陌生,數年前,劇作《無動機殺人犯》曾在 香港上演。兩年前,澳門藝術節亦公演他的遺 作《 侯 貝 多. 如 戈 》(Roberto Zucco)。 被喻為當代最重要的法國劇作家之一,他有鮮 明視野、獨特的人生哲理,以及對世界前瞻性 的看法,身處法國社會變革動盪的年代,他不 只一次說過,劇本創作拒絕為任何意識型態服 務,加上他的出身,更令他不能不質疑現代社 會的體制與價值觀。 《西邊碼頭》(Quai Ouest)以六個場景的 線性敍事交織而成。故事開始於市中心外的一 片荒廢地區,可能遠在歐洲,也可能就在我們 身邊,混雜了不同種族,概括來說,他們都是 社會上的邊緣人,各人關係一環扣一環。落難 商人 Koch 和他的助手 Monique 企圖尋死跳 海, 誰 知 Koch 被 非 法 移 民 後 代 Charles 救 起,Charles 的 妹 妹 Claire, 一 直 想 成 為 大 人,逃離這冷酷無情的地方。他們那一對病危 和殘障的父母,也只能流徙於這城半生,等待 死亡降臨。


07

讀這位已故劇作家的劇本時,心裡難免戚戚 然,他的創作目光總愛放在那些最不被人留 意,或最不被主流價值接受的人身上。同時, 異常直白的對白,把人物的慾望和失落都表露 出來,而戈爾德思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正是 對白運用,用語既古雅、又具時代感。他離世 後留下七部劇作,《西邊碼頭》 是他晚期的 作品,豐富的文學引用令觀眾在隱晦的劇情 中,了解到角色的內心。劇中的買賣關係也可 視之為對人生隱喻,每個人也難免捲入這種權 力關係之中。 而熟識戈爾德思作品的台灣劇評人楊莉莉教授 曾形容此劇「在過度膨脹的語言與卑微的現實 境況之間,戈爾德思希望觀眾能看出黃間落差 的反諷意味,如何抓緊劇中可笑與嚴肅層面之 間的平衝點,是考驗每個導演的難題。」 今次在牛棚劇場演出的版本,前進進特意邀 請同樣來自法國的法蘭克.迪麥可(Franck Dimech)擔任導演,他曾參與上年的展演, 跟前進進一眾客席演員進行三周密集式訓練。 他既追求極簡約的表演風格,同時強調演員個 人內在力量的展現,例如挖掘瘋狂、出神、暴 烈等狀態。廸麥可曾執導過不少戈爾德思的作 品,在澳門藝術節上演的《侯貝多.如戈》正 是由他執導。雖然不會華語,但他自言在一個 不熟識的語言下處理戈爾德思的文本,更可能 符合劇作家的世界。 「(戈爾德思)常常有一個世界在某一個特定 的情況下相遇的畫面,但這些不同世界在正 常情況下不可能相遇,他們來至不同國度,語 言,人種,他們卻遇上了,這是非常有意思, 香港對我而言,正是外國,這不就是戈爾德思 所關注,不同世界相遇的經驗嗎?」迪麥可說 道。運用純淨的舞台空間及聲音,回歸戲劇最 原始、最動人的力量,《西邊碼頭》相信會啓 發你更多的想像。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西邊碼頭》 日期:30/6 - 3/7, 5-10/7/2017 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


08 音樂劇

演前預報 Preview

大都會移民衝突下的不渝愛情 ——百老匯音樂劇《夢斷城西》香港首演

於 1957 年首次踏上百老滙舞台的《夢斷城西》,注入莎劇

Romeo-Juliet 至死不渝的愛情,背景設定為紐約街頭新移民與當地 青年幫派的爭鬥,其創新具爆發力的編舞及變化多元的音樂風格, 不單於 60 年前的音樂劇界締造了令人喝采的歌舞神話,劇中歌曲 《Tonight》、《Maria》、《America》等亦成了膾炙人口的經典金曲。 想不到這套在外國爆紅的長青音樂劇,今天終於來港演出,演期由 今天起至六月十八日。是次為《夢斷城西》的國際巡演,參與香港 演出的美國演員大部分來自百老匯,不獨演員歌精舞勁,創作團隊 亦屬頂尖,包括曾為原編舞家 Jerome Robbins 的學生、導演兼編舞 家 Joey McKneely,及師承 Leonard Bernstein 的知名指揮家 Donald Chan 等 。對在今年金球奬、奧斯卡大放異彩的《Lala Land》意猶未 盡的朋友,今天仍有機會撲飛啊。 三角志亦把握機會,與劇中三位廿多歲、外表如模特、別具才 華又充滿熱情的年輕演員,談談他們的角色及參予《夢斷城西》的 心路歷程。 H:我想最大的挑戰是要投入在那些激動的情緒當

■ 文:Teresa Leung ■ 圖:Lunchbox Theatrical Productions

K:Keely Beirne(飾演 Anita)

H:Kevin Hack(飾演 Tony)

J:Jenna Burns(飾演 Maria)

中 吧。Tony 這 角 色 在 故 事 的 短 短 三 天 內 經 歷 不 少 事情:朋友之間的矛盾,幫派之間的憤怒和仇恨, 他與 Maria 的感情要承受沈重的壓力,這一切都來 得急促而激烈。我本身是一個輕鬆樂天的人,我很 喜歡笑,要進入憂傷甚至絕望的情緒狀態中,對我

△:Keely, 你 五 歲 時 第 一 次 看《 夢 斷 城 西 》, 對

來說是不容易的。

現 在 能 置 身 舞 台 上 飾 演 Anita 這 個 有 血 有 肉 的 角

△:Jenna,這是你第二次飾演 Maria,你認為這

色,感覺怎樣?

次的演繹與上次有甚麼不一樣?

K:這絕對是夢想成真!我從小就在家不停跳舞,

J:Maria 對 生 命 充 滿 憧 憬, 她 很 活 潑, 期 待 著 生

跳 到 出 房 子 外 面! 我 很 慶 幸 能 夠 擔 演 Anita 這 角 色,她充滿激情,對朋友非常忠誠,我很喜歡她的 個性,《America》那段舞蹈演繹給我很大發揮, 能飾演她絕對是個美好的人生經歷,我感到非常興

命中美好的事情,她一直受著哥哥的保護,但當她 遇上 Tony 之後,她開始為自己的生命作出勇敢的 決定,我希望更深刻和有層次地將她的性格呈現出 來。事實上,每一次的製作班底均會擦出不一樣的

奮!

火花,與不同的對手合作亦會帶來新的演繹元素。

△:Kevin, 你 對 演 出 Tony 一 角, 認 為 最 大 的 挑

△:長達十六個月的世界巡迴演出,你們如何維持

戰是甚麼?

自己的狀態和能量? 你們仍然會每天排練嗎?在不


09

用演出的時候,你們會做甚麼? J: 我 們 就 像 一 個 大 家 庭 一 樣。 我 們 的 團 隊 走 遍 世

他們三位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找到自己喜愛去做的 事,一定要全情投入。

界不同的角落去演出,每一場的演出都需要百份百

△:愈來愈多年青人對音樂、舞蹈和演戲有興趣,

的能量,有時難免遇到疲憊的時候,但我們明白對

對於有志發展演藝事業的人,你們有甚麼說話想對

方跟自己一樣,需要很多支持和鼓勵,這份互相扶

他們說?

持的力量是一個成功的團隊必須具備的。

H:就算別人說你不行 ,也不要輕易被別人的看法

H:我們不會有長時間的排練,只需要在開演前個

打 擊 你 的 信 心。 當 初 也 有 人 說 我 太 遲 接 受 演 藝 訓

多小時準備,間中或會收到舞台經理、音樂總監和

練,那又如何?我不會被這些說話打倒,一定要勇

舞蹈領班的註釋提示。我們久經訓練,不需很長時

往直前走下去。

間便能進入狀態了。

J: 在 自 己 有 興 趣 的 範 疇 中 不 斷 努 力, 時 常 鑽 研 和

J:角色的一切已進入了我們的肌肉記憶,而且強度

磨練自己的技巧。我沒有將焦點放在自己能否得到

非常高!在不用演出的時候,我們會去觀光,感受

演出機會,而是透過努力不懈的訓練去提升自己,

每個不同的城市,品嚐各地美食。我是第一次來香

注重自己的個人成長,期望自己在這條路上不斷增

港,這裡絕對是個很有活力的大都會,很吸引我呢!

值。

三位主角走進演藝之路並不相同,Jenna 從小接受

K:就算獲得不同的演出機會也不要停止成長,要

聲樂訓練;Keely 在年幼時接觸舞蹈,在中學時期

繼續學習和接受訓練。我不間斷地上跳舞課程,因

接受演藝訓練;至於 Kevin,則在 18 歲才開始演戲。

為我知道我需要不斷進步和加強自己的實力!

《夢斷城西》 日期:即日至 18/6/2017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票價:$445-1195


10

專題故事 Feature

沒有理由放過自己

訪劇場演員宋本浩 ■ 文:何阿嵐

「你會怎樣形容現階段的自己?」,對剛獲取今年香 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喜劇/鬧劇)的宋本浩而言, 戲劇之路從來不易走,由美國回流香港,兜兜轉轉, 還 曾 說 過 要 離 開 戲 劇 界。 他 笑 言 未 到 40 歲,「 已 經 開始感到要面對中年危機了。」


11

沒有理由放過自己 但戲劇已經佔據了他半生的時間,好像沒有退路,

聽他說往事,就像分析不同角色的狀況般,每一個

今次獲獎又是否令他看到前路?「但如果人生走的

階段如上演不同類型的劇種:有充满抑鬱和火爆的

是主流社會的路,考入港大,成為專業人士,學會

實況劇,也有追夢卻失意的黑色喜劇,總言之骨子

『識做人』,對自己,還有爸爸媽媽,生活可能會輕

裡都是反叛,不甘於社會主流的生活。在 2003 年

鬆點吧。」

在美國修畢戲劇課程回港,宋本浩最先走入的「舞 台 」, 反 而 是 香 港 就 職 市 場:「 我 的 第 一 個『 舞

憑藝君子劇團《竹林深處強姦》扮演的電視主持人

台 』, 就 是 扮 演 一 個 合 乎 面 試 者 心 目 中 的 理 想 人

獲男主角獎,再加上藝君子《罪該萬死》和眾聲喧

選:懂兩文三語,對工作充滿熱情。」及後他在電

嘩《菲爾德的微笑》的演出令他獲香港小劇場獎提

視台做文職的日子,宋本浩形容那段時間如身在地

名,這一年對他來說確實經歷了相當大的轉變。憶

獄般,朝 9 晚 5 的日子他坦言無心上班,當中最有

起踏上頒獎台一刻,宋本浩自言當時未有太興奮,

熱情去做的就是為英文台的節目改名——那個扮演

「這結果我沒有預料到,當時的內心十分平靜。反

著對工作充滿熱情的年輕人,變成一個不停討厭和

而早前得知獲提名後那一段時間思緒十分複雜,不

虐待自己、更苦了身邊同事的人。「當日我的想法

斷回想自己和舞台、戲劇的關係。」

是,大學畢業後需要一份正職。但可能是嘗試過做 不喜歡的事,才發現自己應該去做甚麼。」

表演有很多問題,也是生存的問題 就算回到自己喜歡的劇場,他面對的掙扎也不少,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往往令人手足無措,他後來再 考入演藝學院,那階段的他就像叛逆的學生,執著 甚至反抗老師的教學方法,「所以我收到好多警告 信。」宋本浩談到這裡也不禁響亮的笑起來。在美 國讀演員時,他著力分析文本,他認為作演員,要 想的應該是契訶夫或莎士比亞怎樣構思角色,「當 時以為『自己』一點不重要,但演藝學院的老師反 而強調我們怎樣去探索『自己』。」


12

專題故事 Feature

在學期間他的鬥心很大,不停看書,研究文本,爭

不過他仍苦思可如何改善,「這或許會得罪不少人,

取表演機會,只讀了兩年他就決定離開,與大部份

但無論如何都要說出來,大家都知道此狀況持續已

表演工作者一樣,成了一個自由身演員。在這看似

久,但只要一天戲劇界的情況依舊,我仍會這樣碎

自由的生活,他也要解決謀生問題。在劇場工作,

碎念下去,就算這令人厭煩。」他說這不只因為自

大 部 分 以 project 形 式 合 作, 能「Show 接 Show 」

己喜歡戲劇,更希望把演員的角色跟社會連繫起來,

的演員僅屬少數,每一個劇場工作者也要三頭六臂

發揮當中的存在意義。「這不是雨傘運動後大家經

才能經得起漫長且不穩定的日子。「可能做劇場工

常說的,要回到自己崗位,做好自己的角色嗎?」

作的,也不過是活在最低工資的邊緣。」宋本浩試 過有半年時間沒有任何工作找上門,這是發生在拖

作為演員,如何能走下去?

糧欠薪一事後,在 2015 年尾,他於個人面書發佈

宋本浩愛笑,在訪問期間笑得很多,連坐在我們身

了三段視頻,指斥曾長期合作的 theater noir 拖延

旁 的 人 也 不 期 然 會 看 著 他。 每 講 到 自 己 困 難 的 日

最後一期共 7000 元的酬金,更控訴業界經年的拖

子,他也是一笑置之,但這樣的日子實在不好過,

糧惡習,當時他甚至在視頻說過想要離開。「但我

他所說的中年危機也是從那件事後開始發生,打擊

仍然有信念,有些事想去做,這迫使我想到作為一

其信心之餘,最直接是影響生計。「拖糧欠薪一事

個演員,究竟怎樣可以「持續發展」下去。」事件

後,《菲爾德的微笑》的演出就像救生圈。」過往

在業內有回響,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問題依然存在,

宋本浩曾與演戲家族、藝君子劇團,及一條褲等合


13

作,而上年與眾聲喧嘩合作,讓他重建一點信心。

「父母年紀大了,我也開始老了,就算不是爸媽的

由四位青年劇場工作者組成的眾聲喧嘩,作品向以

縱容,我想我這年紀也應該要負起家庭責任吧。」

實驗性見稱,積極嘗試劇場內各種元素的可能性。

問及得獎感受,他提到的還是家人。宋本浩笑說他

「我形容我們的合作是小型劇團遇上失意中年。他

的父母就像文藝復興時期供養藝術家的贊助人那

們知道自己的限制,錢和資源不多,但方向很清晰,

樣,「他們就是我一生的贊助人,可能這個獎會為

最重要是整個過程裡,每個參與的人也很親密,不

他們帶來一點安慰。」不過他對此還是有點懊悔,

停去挖掘自己的內心。創作不是應該這樣嗎?」

因為自己的自私,犧牲了家人的需要,也不能成為 家人心目中的好兒子。

但劇場人的實況是,過著一部劇接一部劇的日子, 製作時間短,由開始到演出,也只有個多月時間。

「我還想再演下去,我一直在想走下去的方法。」

「 每 一 次 演 出 也 只 是 一 個 周 未, 最 多 四 五 場 就 完

他說起這句話,多少有點猶豫,但聽起來,亦有走

結,我對演戲還有所追求,但這樣的狀態下,人怎

下 去 的 慾 望。 沒 有 理 由 放 過 自 己, 和 宋 本 浩 聊 天

樣能進步?我想像不到下一個十年,還要在這樣的

時,我腦海中總想到這句話,也可能因為這原因,

狀態下生活。」令他有所卻步的,還有家庭因素,

他才能堅持到今天。


14

藝人談 @ 戲劇 專題故事

Interview @ Theater Feature

阮兆輝:「目標是看到內行及學院派的共融」

《粵韻大調—阮兆輝 x HKAPA》

■ 文:小米 ■ 攝:彬

演藝今年首辦的香港演藝學院節,自四月尾揭幕舉行至七月六日, 由演藝學生主打演出一連串精彩展演,包括戲曲、舞蹈、戲劇、電 影電視、音樂及舞台藝術,在在展現演藝學生的才藝,其中一重點 節目《粵韻大調——阮兆輝 x HKAPA》,更邀得劇曲界舉足輕重的 名伶阮兆輝,聯同中樂指揮家何文川、演藝戲曲學院及音樂學院學 生同台合演。輝哥坦言今次亦是首次與學生一同演出,對此期待之 餘,更明言「這種合作是順理成章的。」


15


16

藝人談 @ 戲劇 專題故事

Interview @ Theater Feature

香港演藝學院節 2017:粵韻大調﹣阮兆輝 x HKAPA 日期:24/6/2017(19:30) 地點: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 票價:$75 / $150 大調演唱:阮兆輝 (官話演唱)《釋冤調》(又名《思賢調》、世界首演)古曲、黃學揚編曲; 《柳搖金》(世界首演)古曲、黃學揚編曲 其他演出包括:合奏《得勝令》;《賽龍奪錦》。粵樂合奏《柳浪聞鶯》;《寶鴨穿蓮》; 廣東吹打《五福臨門》;喉管領奏《百花亭鬧酒》 粵曲演唱包括:《紫釵記之燈街拾翠》唐滌生名劇,羅妍、吳穎霖(戲曲學院音樂科)


17 在大眾眼中,這種內行與學院的合作很罕見,他表

原音韻更影響了整個戲曲界,甚至京戲亦是中原音

示演藝的戲曲學院和本地戲曲界各有自己的體制或

韻來的…。」

架構,但兩者的關係其實可以像「一家人」。「當 年 演 藝 成 立 戲 曲 學 院 的 過 程, 我 們 也 作 有 限 度 參

今次與學院內的學生首度合作,輝哥以為他們與紅

與,更向盧景文校長提出好些意見。」他更揚言希

褲子出身的戲曲演員,本質上沒有很大分別,因為

望兩者可以做到共融,「其實內行人很想和演藝合

兩者的目標一致— 都是把戲演好。當然師徒制和

作,對於演藝畢業的同學,我們希望他們能投身到

學院制在教授方面是迥異的,比如前者重師承,入

戲曲行業,不是純當理論家。練功練得這麼久,這

室弟子都是按老師安排來學習,師父要求嚴厲,做

麼辛苦,不做戲不是很浪費嗎?」

得不好破口大罵是家常便飯,「但這卻令人知恥近 乎勇,追求卓越的表現。」學院制的教學相比起來

今次《粵韻大調》的劇目,輝哥指出戲曲亦有「大

是 有 步 驟 的, 師 徒 制 則 看 徒 弟 的 吸 收 能 力 如 何,

調」,但他感慨很多人也不知大調的來源或內容。

「能力都是薰陶出來的。」

「 這 個『 大 調 』 與 西 洋 音 樂 的 大 調、 小 調 完 全 不 同。」 戲 曲 裡 面 的 所 謂 大 調, 並 不 誕 生 於 廣 東,

輝哥一向致力推廣粵劇藝術,對於如何拓展粵劇觀

可惜現時並沒有人去專責研究它的起源和其他資

眾群,他認為培養人才至為重要,「有好演員自會

料。「這些大調有十多套的,如貴妃醉酒、馬玉郎

吸引觀眾來看,就算他開頭不懂欣賞,慢慢也能成

等,究竟是如何定性它為大調?特點是,它是有段

為具欣賞力的觀眾。教育是,你帶著他去看有質素

落,有過門,有故事,但是唱『州韻』,即我們叫

的事物,他會在一旁思考。戲是你做給他看的,他

官話。」後來這些大調傳到廣東,開始時大部分人

看你的戲會笑會哭,因為他的情感跟著你走。引導

都不知大調唱的是甚麼,只是取它的譜來用,「如

觀眾是演員的責任,所以發揮好的水準至關重要,

果你看廣東戲的劇本,有很多《貴妃醉酒》的選段

最好是做到『能他所不能』。」

出現,卻沒有人知最原本的《貴妃醉酒》是怎樣唱 的。」今次選唱大調(又稱大曲)的原因,是希望

對於即將落成的西九戲曲中心,他揚言對其抱有很

觀眾能珍視這傳統文化,「它已是瀕危,我們不願

高期望。「我很久前已開始參與,那個建築比賽,

看到有天這種文化被埋沒。」

我也是委員之一。」對於戲曲中心如何幫助戲曲發 展,他明言它需要時間浸出來,「整個大環境,人

在民族樂團的伴奏下,輝哥會以官話唱《釋冤調》

要熟悉了,才知道你們做的是甚麼,因為不懂的人

(又名思賢調)及《柳搖金》兩首曲目,博學多聞

多過懂的人,你不能期望幾百萬市民也知道戲曲是

的 他 仔 細 道 來 曲 子 的 歷 史:「《 釋 冤 調 》 少 用,

甚麼。」然而西九戲曲中心有它的特殊性:「就因

《柳搖金》卻常用。當然他們現在唱的《柳搖金》

為它叫戲曲中心,且它不是發生在中國,而是在香

不是官話,是白話,且放了很多曲及故事進去。運

港。可能初期發展得不到國家支持,力度較細,但

用 同 樣 的 旋 律, 全 曲 分 三 段, 大 曲 來 計 它 算 段 落

勝在自由度高,打造得好的話是可以吸引到全國戲

少,說的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柳搖金》

曲界注目。國內有很多地區,戲曲種類三百多種,

我在小時候已學會,那時唱的是官話。而來自桂林

有些劇種很好卻不為人認識,甚至被埋沒了。但戲

的官話,和我們的很類似,所以一般人說成桂林官

曲中心的存在,他們反而可過來這平台表演,得到

話,而其實全國的戲曲,都歸依桂林官話當中的中

觀眾認同。戲曲中心將成一重要的橋樑或平台,這

州韻,古代的中原音韻,在中國的河南省,這種中

是我們的意願來的。」


18

Reborn in Arts


19

網站:www.cccd.hk


20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仁云 亦云

本地文藝空間的想像 認 識 筆 者 的 朋 友 或 都 知 道, 小 弟 早 前 在 深 水 埗 開 設 了 一 個 新 的 複 合 式 藝 文 創 意 空 間, 名 為 合 舍 (Form Society),因是地舖的緣故,不少人都想 王天仁

知 道 為 何 我 有 這 個 大 膽 的 決 定,「 揸 兜 」 早 已 是

生於香港,2000 年畢業 於中文大學藝術系,擅 將撿來的廢木卡板創作 卡通動物造型的木雕, 超過十年藝術教育工作 經驗,游走於不同類型 跨 界 合 作, 熱 愛 知 識、 信念、創意和實踐。

藝 術 家 的 代 名 詞 了, 現 在 還 要 開 舖? 容 我 借 這 小 小專欄寫寫我對本地藝術空間的想像。

文藝空間的窘迫 筆 者 入 讀 藝 術 系 之 時, 正 是 風 雨 飄 搖 的 九 七 年, 畢 業 呢? 是 跨 進 新 世 紀 的 二 千 年。 然 後 懵 懵 懂 懂 栽 進 藝 術 界 已 是 往 後 幾 年 才 慢 慢 開 始 的 事, 恰恰整段時期都是香港憂患感愈來愈濃烈的一章, 而 藝 術 往 往 是 在 大 時 代 狹 縫 中 逼 出 的 小 花 朵。 有 別 於 傳 統 白 盒 子 畫 廊,Para Site、 油 街 物 料 供 應

心態的轉變慢慢醖釀出一個越見清晰的問題──王天

處、牛棚、火炭藝術家工作室、富德樓、活化廳、

仁究竟還可以幹什麼?一邊想著,一邊檢視自己,加

C&G 藝 術 空 間 等 等, 都 在 各 區 開 花, 見 證 了 最 壞

上碰上友人早前在大南街開設了新的設計藝術空間,

的 時 代 也 是 最 好 的 時 代; 然 而, 各 空 間 面 對 的 問

路過探訪後念念不忘,如果我把這些年來認識的朋友、

題 和 窘 迫, 由 最 初 離 不 開 資 源 和 租 金 壓 力, 到 近

想過的點子、儲下的經驗…通通加起來,以營運一個

年 更 多 是 官 方 出 手 打 壓, 藝 術 空 間 正 式 進 入 另 一

複合空間作為新的創作和轉型方向又是否可行?隨著

場更嚴峻的戰役…

機緣巧合下遇上現時的舖位,事情有定案了。

身份轉型

以臨街小舍集合有意思的人和事

外在的因素粗略說過,而內在是更重要一環,由

最後,數學差勁的我當然沒能夠計算出營利模式,

檢拾廢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以來,小弟一直多被

但總要找到收入來源吧?於是想到所謂複合文藝創意

標籤為環保藝術家或有心人之類,老實說我受之有愧,

空間,其實是本實體雜誌,裏頭可以有時時不同的專

一直只是在享受創作的樂趣而已,哪來想這麼多?碰

欄 內 容, 輕 食 餐 飲、 工 作 坊、 賣 東 西、 租 場、 協 辦 活

巧雕塑日漸成為老套媒介,或許少比較的情況下讓我

動…似乎是能帶來一定收入的,不過最重要是能夠掌

的作品成為了「大人細路都啱睇」的代表,配合從事

握空間的話語權,可主動連結有意思的人和事,今年,

藝術教育的身份,別人眼中的藝術家王天仁就此形成

合舍會以「修」作主題,由修理、修為、修行、到修養…

了。年復年的,筆者也樂於成為遊走於博物館、商場、

希望總有一次活動能吸引你前來。藝術空間,但願在

學校之間的大眾化角色,只是年紀漸長,社會和自己

重重壓抑下仍能找到一絲可能性。


21 雕文 嵐女

當代人的「癮」 由習慣變為愛好,進而成了迷,或是癖、癮,更 甚者稱為痴,癲。越專注者皆以「疒」冠之,似乎指向 過度沉迷,都不是甚麼好東西。古有石痴/石癲書法家

看法如何和觀眾產生互動,能不能把這個信息延展到場 外 …… 就算十多年前做的計劃,後來被稱為社區藝術,

那也是一種奇怪的被冠名模式,因為創作者本身不會去

米芾拜石而荒癈公務,近代人則將此化作正務:當代小

歸自己入哪一個類別才去做作品。十七年來,做這類展

林嵐

說家張愛玲上了旗袍癮,小說下的女主角經常以旗袍示

覽也算是一種癮,雖不賺錢,也是正經事。

中 大 畢 業, 師 承 張 義。 從事女紅,木工,創作, 教 育。 喜 歡 人 類, 更 愛 萬 物。 喜 歡 合 作, 享 受 獨 處。 不 愛 分 是 非, 只 愛思考,漫遊於理性和 情性之間。

人,更顯氣質;村上春樹痴上了跑馬拉松,還特意寫書

在最近的作品中,我參與了一次即興的肢體演出。

記之,變成其思考的過程記錄。由此可見,「愛好」、

置身其中,放空身體、延伸、釋放,才有另一番見解。

「癖好 」、「癮」、 「痴」雖非正職,但亦離正務不遠,

這應感激長年做瑜珈和運動的癮,身體還能運用自如。

互相連扣,反變成了養份。

一直以來不動不舒服,也和雕塑有關:鍛煉要移動和雕

當朋友知道我一早訂了澳門藝術節十場票,每星期

刻大雕塑的力和氣,也要爬上爬下長梯,鑽來鑽去做

來回兩次,都投以驚訝的眼光,我則不以為然。去年去

裝 置。 雕 塑 的 創 作, 本 來 就 和 身 體 的 屈 張 有 關。 雕 塑

紐約之時,也特意在費城呆了兩天,只為了等候後補票

家 米 開 朗 基 羅(Michelangelo, 1475-1564) 說 過:“I

看視覺藝術家 Janine Antoni 的肢體演出和參與相關的

saw the angel in the marble and carved until I set him

工作坊。非專業舞者,十天的紐約之旅居然花了三晚在

free” 就是要把靈魂從石頭裡釋放出來。不但作品最後

舞室上課, 可謂痴傻。

成形如此,創作過程亦是。立足於雕塑本位,才知道萬

香港的舞戲藝術節或是電影節,我雖不是常客,也 看了不少。大學時,日本導演寺山修司在藝術中心的作

變不離其宗。廣東話中,「過癮」的意思和「好玩」同 義,讓嗜好得到滿足。那有癮又有何不可?

品放映,我每天來回大學灣仔,在那裡呆二、三場,連

常言:「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這幾年來作品

續十天。對當時的我來說,那是奢侈的癮吧!長大後,

的變法,並非突發奇想,只是心癮久藏,侍機而行,或

這種愛好,是不用工作時的解脫。後來忙於各項瑣事,

是說順水推舟,無為而行,逍遙自在,更能得心應手。

無法經常看,如今,趁展覽與展覽之間的空檔期,我再 次找到看別人表演的樂趣,同時也為明年的展覽項目做 些放縱的腦震盪。 別人問我是否不再做木刻雕塑,我反問,為甚麼一 定要做?畫廊式的運作要湊夠數量才能開展售賣,而我 這種連本都要虧損的作品,每一兩年才做一件,創作過 程已形成一種思考,問問自己「活著」為何事,順便也 帶動別人撫心自問。那些奇奇怪怪的展覽邀請,我總是 毫不猶豫地接下。每次都想如何在那個空間展示它的特 色,和它相關的故事到底形成怎樣的背景,如何透過這 個展覽展示我對自身、社會、歷史、人文的看法,這個

三棟屋展覽中,筆者在雕塑作品上作延伸表演。( 陳正文 攝 )


22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創作 雜記

做音樂搵唔搵到食 ? 伍卓賢 音樂創作人,喜歡旅遊, 愛好新鮮事物,曾於日 本及荷蘭留學。

從 年 少 時 學 音 樂 到 現 在 全 職 做 音 樂, 持 續 聽

的, 如 有 兼 職 教 學 收 入 就 更 高。 但 樂 團 樂 師 這 種

到 社 會 大 眾 普 遍 認 為「 做 音 樂 搵 唔 到 食 」。 除 了

職 業 的 競 爭 者 來 自 全 世 界, 而 且 位 少, 要 考 上 也

香 港, 這 想 法 似 乎 也 適 用 於 世 界 各 地。 究 竟 這 是

不容易。

刻 板 印 象 還 是 真 實 情 況? 我 在 中 大 讀 書 時 主 修 音

我 從 來 沒 有 考 慮 過 做 全 職 樂 手, 但 我 也 差 不

樂,當年升大學選科時首選數學,因為頗有興趣,

多 做 過 七 八 年 全 職 教 學, 教 過 不 同 樂 器 和 樂 理;

而且考試成績又好(反觀當年我會考音樂只有 E,

教 過 學 校 和 私 人 學 生。 但 因 為 我 自 己 喜 歡 創 作,

哈 哈 ), 但 最 後 卻 選 擇 了 自 己 更 喜 歡 但 普 遍 認 為

所以一邊教學一邊為自己轉營為全職創作人而舖

沒 有 甚 麼 前 途 的 音 樂 作 主 修。 入 讀 大 學 後, 見 到

排。 當 自 由 身 工 作 者 收 入 很 浮 動, 但 年 月 慮 積,

很多同學和師兄師姐以教樂器為兼職賺取不錯的

工 作 多 年 後 收 入 會 變 穩 定。 到 現 在 覺 得 做 自 由 身

收 入, 較 進 取 的, 在 課 餘 兼 職 一 個 月 也 能 賺 取 兩

工 作 困 難 之 處 是 除 本 身 音 樂 技 能 外, 自 我 經 營 技

三 萬, 對 學 生 來 說 算 是 很 豐 厚! 我 當 年 也 有 兼 職

巧 和 人 際 網 絡 的 處 理 也 相 當 考 功 夫。 如 何 定 價、

教 樂 器 和 承 接 編 曲 作 曲 的 工 作, 收 入 也 算 不 錯。

如 何 談 判、 如 何 選 擇 工 作、 如 何 擴 大 人 際 網 絡、

畢 業 後, 我 認 識 到 更 多 不 同 的 音 樂 人, 對 這 個 透

甚 至 如 何 追 數 等 也 是 種 種 不 同 的 技 巧。 那 麼, 做

明度不高的行業也開始逐漸理解。

自由身音樂創作人「搵唔搵到食呢」?這樣說吧,

如果以我身邊所認識的音樂工作者來作一個

我 相 信 所 有 音 樂 人 都 有 能 力 以 音 樂 維 生, 沒 有 所

不 科 學 的 籠 統 計 算( 泛 指 普 遍 的 音 樂 工 作 者, 歌

謂「 搵 唔 搵 到 食 」 這 回 事, 這 與 行 業 本 身 無 關。

星、 業 內 頂 尖 者 則 不 計 算 在 內 ), 收 入 較 高 和 較

但 只 忠 於 自 己 喜 愛 的 音 樂 而 奮 不 顧 身、 或 投 入 易

穩 定 的 似 乎 是 以 瘋 狂 教 樂 器 的 人 佔 頭 幾 位, 尤 以

賺 錢 的 音 樂 市 場 主 流 享 受 成 果、 還 是 兩 者 平 衡,

教 主 流 西 方 樂 器 者 為 甚, 因 為 學 習 的 人 較 多, 時

從來都是選擇。

薪 也 較 高。 為 何 用「 瘋 狂 」 這 一 詞 呢? 認 識 有 些 老 師 可 以 一 起 床 就 一 直 教 到 半 夜, 早 上 可 見 他 們 在 家 穿 著 睡 褲 口 擔 牙 刷 已 在 教 學。 當 然 要 用 心 經 營 一 段 時 間 才 可 以 有 這 個 學 生 數 量, 正 如 做 其 他 職 業 也 不 保 證 短 期 內 會 升 職。 這 些 朋 友 當 中 聽 說 年 收 百 萬 者 眾, 但 也 有 朋 友 訴 說 這 樣 每 天 教 學 很 悶, 希 望 有 機 會 多 做 其 他 與 音 樂 有 關 的 非 恆 常 教 學工作。除教學外,樂團樂師也是一份全職職業, 而 且 可 以 兼 職 教 學 生。 全 港 有 三 個 全 職 業 樂 團, 其中某樂團的樂師薪金在官網可找到,不算秘密, 最 低 起 薪 點 約 四 萬 一 個 月, 應 是 三 團 中 人 工 最 高


23 太陽下 的吞吐

駐校藝術家 ( 一 ) 2016 年收到一位陌生的

我 最 驚 訝 的 一 位 中 一 生, 他

中 學 老 師 的 電 郵, 她 邀 請 我

告 訢 我 星 期 六 未 能 上 堂, 因

到 她 學 校 做 駐 校 藝 術 家。 大

為他要去科技大學上微積分

家 見 過 面, 開 過 會, 便 一 口

堂!! 另 一 位 中 二 男 生 除 了

答應了。駐校活動由 2017 年

操 流 利 英 語 外, 還 懂 西 班 牙

楊秀卓

三 月 頭 開 始 到 四 月 尾 結 束,

文,他說自小就學外語。一位

共 四 十 小 時。 學 校 是 一 間 全

文靜的中二女生則熱愛閱讀,

港知名的 Band 1 中學,位於

她已讀完作家 J.R.R.Tolkien 的

港島,吸納了全港精英學生,

著作,由 Lord of the Ring 的

有 住 港 島 的, 亦 有 來 自 新 界

三大冊到 The Hobbit。原來她

東 北 上 水 雞 嶺 和 馬 鞍 山。 當

的 父 母 愛 閱 讀, 幼 承 庭 訓。

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 學系,曾任教中學視覺 藝術科十八年,參加過 多次聯展及個展,兼擅 繪畫、雕塑、裝置藝術、 行 為 藝 術、 演 戲、 陶 瓷 等。 十 多 年 來, 不 停 參 與多個大型社區藝術活 動, 對 象 多 為 年 輕 人, 近年則轉向以藝術介人 城市空間和社區,探討 人與環境的關係,並反 思自主生活的可能性。

年入行時,任教學校是屬舊制的 Band 5 級,我深明

她非常讚賞一部冰島作家的著作(冰島是個熱愛文學

基層同學的生活處境,聆聽過不少艱難的成長故事。

的國家),這個暑假,她將會同媽媽去冰島旅行,追

面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總之是那些在我能力範圍處理

尋書中所提的宗教、神話、哲學和歷史。問她將來在

到的,會親自幫忙解決。當遇到一些較複雜的問題,

大學會否選修文學?她答想讀 腦神經科!問教她英

如家庭暴力、虐打等,就不得不轉介社工,自問不懂

文科的外籍老師 Johnny,你認為她有潛質做作家嗎?

得如何幫助學生處理這類問題。社工曾打趣說,我是

他答:She could be everything !

校園臥底社工,助她發現和化解一些潛伏危機。及後

駐校兩個月,我感受到另一種教學經驗。這三十

十多年,學校整體成績不斷進步,在我退休那年,已

多位同學,創作時很投入,態度認真,有創意,話頭

經升至新制的 Band 2 級別。

醒尾,正所謂「自動波」,從不 hea 做。我自己也上

這間 Band 1 中學可用「貴族」二字來形容。它

了一堂社會學課,埋身看到階級的差異,家庭背境如

只有中一級學生有視藝課,中二只是選修科,中三或

何影響學生的學習機會和成長發展。以前是概念上的

以上,便要向視藝說再見。參加這次駐校藝術工作坊

認知,今日才親身體驗到。副校長告訢我,學生也感

的學生約三十多人,中四、五學生較多。閒聊時,多

到很大壓力,常常覺得自己未夠叻,事事不如人,有

點認識同學們的背景,原來他們全都精於一至兩種樂

時情緒低落和沮喪。

器,而且水平頗高。他們不愛看韓劇,不追韓星,獨

我 家 中 貼 了 一 幅 21 年 前 一 個 中 一 男 生 的 畫 作

愛聽歐美流行曲(當中有英國、瑞典和冰島的歌星。

(我在學校的花名叫耶穌),他會打鼓,唱歌拿過獎,

上課時,邊聽歌,邊創作)。他們很忙,有時遲到半

但不喜歡讀書。我曾單獨帶他到沙田大會堂看黃秋生

堂,因為要排戲、 練波、補課等。劇社剛贏了一個

的 band show,當聽到黃秋生在台上爆粗,他在台下

話劇比賽,五月中要飛到美國表演,美國主辦機構只

也大聲爆粗回應,整晚 high 爆。可惜中二後輟學,

贊助少許旅費,其餘由學生自資。部份同學同時是藍

不知後來有沒有繼續玩音樂,只知他成為了一名理髮

球隊或排球隊成員,個個周身刀,可謂動靜皆宜。教

師。


24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 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

電郵 : prism@arts-news.net 電話 : +852 2111 1192 傳真 : +852 2975 3146 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 文:葉智仁 ■ 圖:Andy Lam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協助統籌,該 會由專業藝評人組成,網址:

www.iatc.com.hk

轉角處遇上選擇, 還是笑完就算?

「榞劇場」的創團作《在牛池灣轉角遇上彩虹》描寫由白只飾演的自由「行」摩登道士從 潮州來到香港的牛池灣,千方百計要找一位名叫陳淑儀的人。在道士心中,「陳淑儀」是

在樹精蔭下作過山盟海誓的一位失散女生的名字。在觀眾間,熟悉舞台劇帝陳淑儀其實是

一個鬍鬚大漢的人,就識笑。正如,牛池灣鄉並不是「彩虹」,雖然下車的港鐵站叫彩虹。 城中之鄉的地標是街市前的牌坊及其對聯「牛斗之墟巍然見滄桑,池終難囿火中觀鳳凰」。

從塵網中尋人,到打撈劇場夢的 雙重敘事 編劇潘惠森藉這個尋人故事,以牛池灣的表層 外殼,與內裡隱喻,縱橫交錯,告訴大家甚麼是他

途的選擇。要相信總有一天,鳳凰會從「牛尿/牛 屎」中拍翼再起? 人非草木,看罷眾演員在劇終種蔥的行動,對

式口號是「誤落塵網打撈愛,踏碎鐵鞋不了情」。

比關鍵台詞「樹猶如此」,熱愛本土劇場的觀眾在

當然,若果你熟知本土劇場,特別是關於創立「灣

直面香港劇團的生存空間時,更覺「人何以堪」。

仔劇團」的何偉龍及其後「團劇團」發展的滄桑,

當台上唱著,「在森林和原野是多麼的逍遙,親愛

此刻,你作為坐在牛池灣轉角處的文娛中心內的觀

的朋友啊,你在想甚麼 ? 種一棵樹苗,每一年鮮花

眾,也許會選擇感受並思考,到底朱康(朱栢康

盛放」時,這類觀眾好大可能會像筆者般反思,要

飾)所問的「點樣解讀三百粒(籮底)橙」是否象

麼仍舊繼續瑟縮於灰暗街角,要麼選擇轉過街角,

徵香港的廢青?陳淑儀(陳淑儀 飾)從「灣仔」

尋覓心中的「彩虹」。

候阿媽」,是比喻甚麼?在現實世界,潘 Sir 常在 牛 池 灣 社 區 的 茶 檔「 嘆 杯 奶 茶 」, 為 的 是 給 有 興 趣投身劇場的後輩,一些畫出彩虹的訓練機會。但 《在牛池灣轉角遇上彩虹》的劇本裡,倒霉的陳淑 儀掉進大垃圾箱後如同誤跌深淵大海,又是甚麼現 榞劇場《在牛池灣轉角遇 上彩虹》 2017 年 5 月 6 日 8:00pm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卻總要行?冀盼轉過街角,大家會遇上更多生活前

及「榞劇場」心目中的「彩虹」。場刊記述的對聯

不經意行到「牛池灣」,飲杯奶茶卻被人多次「問

觀賞場次:

學做人、學會愛?抑或人生如戲,看似沒有路行,

實的寫照呢?我們要解讀的,是現實中的陳淑儀就 像劇中如尾生抱柱般堅守「樹之約」的摩登道士, 要在千瘡百孔的凡塵喚醒眾生、修補問題?還是象 徵「榞劇場」要藉劇場教育讓出身草根市井的青年


25

作 為 消 費 時 代 的 劇 場 表 演: 牛 池 灣 上的漁舟唱晚也要幻化出鐵達狂情

計等特寫街坊人物。他們的存在合理性,一方面是因「仿 社區劇場」群戲的需要,但更重要的功用是以既演又歌且

然 而, 消 費 劇 場 的 人, 其 實 沒 有 責 任 要 知 道 本 土 劇

舞的表演方式,製造一個「娛樂性豐富」的澎湃效果。編

場 史。 據 筆 者 觀 察, 在 場 的 觀 眾 很 多 都 不 知。 因 此, 正

劇以古今合璧的神怪荒唐,及華洋混雜的地道文化拉扯來

如劇中的導賞教師阿倫(楊偉倫 飾)嘲諷自認聰明的

逗觀眾發笑,充份展示他已掌握了製造鬧劇應有喜趣效果

觀眾時所言:「你無須過份解讀」。象徵理想的「彩虹」,

的門路。特別是那段張愛玲式文青說書,「那女子,轉手

根本就不是草根的牛池灣。帶著「象徵劇」身影的尋人

又轉手,好似一層樓」,令我記憶猶新。

故 事 線, 在 潘 Sir 的 劇 本 裡, 其 實 是 鑲 嵌 在 一 個 以 問 題

另一驚喜是那艘仿照神功戲棚而搭建的香港漁船。牛

家庭為針砭對象的社會喜鬧劇故事結構裡面,而發生的

池灣昔日是海是鄉,有三山國王廟前用竹棚搭建作祭祀的

語境是牛池灣。兩個家庭,有打死不離親兄弟的朱康和

神功戲,而這條船也是以竹搭建。它出場的震撼性,立即

朱 謙( 朱 栢 謙 飾 ), 也 有 切 肉 不 離 皮 卻 無 法 溝 通 的兩

令我聯想起歌劇《漂泊的荷蘭人》舞台上那艘帆船。然而,

位 女 角 ─ ─ 翠 怡( 郭 翠 怡 飾 ) 和 她 終 日 為 口 奔 馳、 在

奇 妙 之 處 在 於 它 不 獨 是「 紅 日 照 海 上 清 風 晚 轉 涼 」 的 漁

街 市 賣 即 包 雲 吞 的 阿 媽( 伍 潔 茵 飾 )。 因 朱 康 及 翠怡

舟,更是陸上行舟,似夢還真,My Heart Will Go On 的

的「愛情」出了亂子而搞了一連串你纏她走,我逐你罵

搞笑鐵達尼,也是三山國王廟前白只用來救眾生的祭壇。

的人際衝突場面。導演及演員稱職之處,是完全以滑稽

壇上,不單白只及陳淑儀的尋人故事在,問題家庭的衝突

化的手法演繹爭端及磨擦;但較讓人失望之處,是故事

也在。

情 節 本 身 薄 弱, 只 能 帶 給 觀 眾 一 份 笑 完 就 忘 記 的 消 費 感。

對「榞劇場」來說,《在牛池灣轉角遇上彩虹》成功 給予年青人踏台板的訓練機會,這種以群戲帶動的編導設

在 我 看 來,《 在 牛 池 灣 轉 角 遇 上 彩 虹 》 的 劇 場 可 觀

定,值得支持。對劇場觀眾來說,是次演出的每位資深演

性, 是 在 現 實 的 風 土 民 情 資 料 中, 穿 插 了 每 個 社 區 其 實

員都有獨當一面的能耐,例如白只內歛而富能量的喜劇感

都 會 遇 見 的 人 物, 例 如 膠 袋 流 浪 漢、 果 檔 阿 嬸、 老 師 和

和伍潔茵大鳴大放的委屈狀態,都是一絕。但整體而言,

學 生, 牛( 池 灣 ) 三 寶 ─ ─ 即 消 防 員、 保 安 及 茶 餐 廳 伙

此劇作為劇場藝術表演,似乎還未在空中拍翼飛翔。


26

C

M

Y

CM

MY

CY

CMY

K


27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E 21

作 品 名 為 《 Painting 》, 如 果 窗 戶 看 起 來 與 牆 壁 沒 有 分 別, 窗 還 能 被 稱 為 窗 嗎? 當 窗 的 功 能 是 讓 人 看 到 外 面 的 景 物, 那 這 排 讓 人 完全看不透的窗也許已不再是窗 了。 在 鄺 鎮 禧 的 作 品 裡, 他 不 斷 來 回 摸索生活中常見物件的外表與內 在 功 能, 故 意 挑 戰 觀 眾 的 既 有 觀 念 。 作 品 《 Stuff 》 XI 混 合 了 墨 水、 紙 張 和 鋼 片 三 種 媒 介, 先 以 墨水塗在平滑的畫紙上模擬斑駁 的 質 感 ,看 起 來 既 像 摺 皺 了 的 紙 、 也 像 打 碎 了 的 玻 璃。 當 你 意 會 這 是 一 張 紙 的 時 候, 卻 留 意 到 作 品 也 是 一 片 彎 曲 突 出 的 鋼 片。 一 方 面 以 筆 觸 模 仿 其 他 物 件 的 質 料, 另一方面又打破了紙張平面的界 限。 這 件 作 品 既 是 一 幅 畫 亦 是 雕 塑,遊走在藝術模糊的界線間。 鄺 鎮 禧 在 是 次 展 覽 中, 既 探 索 了

建 構 出 一 個 趣 味 橫 生 的 異 世 界。 這 些 物 品 表 面 沒 有 異 樣, 細 看 卻 完全與我們習慣中的事物背道而 馳 ,將 有 用 變 無 用 ,無 用 復 有 用 , 挑 戰 常 規 觀 念。 藝 術 家 在 錯 置 不

展期:即日至 3/6/2017 時間:11:00 - 18:00 ( 一至六 ) 地點:安全口 Gallery Exit

鄺鎮禧《遠離那些石頭》

日 常 物 在 我 們 印 象 中 的 形 態, 透

同 物 件 的 同 時, 亦 賦 予 它 們 一 種

《顛簸的光》鄺鎮禧,2015。 《壞透的鏡》鄺鎮禧,2017。 過 錯 置 物 件 的 功 能 、質 感 與 外 型 ,

新的意義。

e f g h

《Painting》鄺鎮禧,2017。

《Stuff XI》鄺鎮禧,2016。

g h


e

e

物質的錯摸 藝廊內其他作品同樣挑戰物件本 來 的 功 能 ,如 在《 顛 簸 的 光 》中 , 藝術家在枱上放置數部舊式電視 機, 播 放 著 從 劇 集、 新 聞 等 不 同 節 目 的 錄 像 片 段, 但 畫 面 卻 完 全 被 螢 幕 玻 璃 上 的 裂 痕 覆 蓋 、干 擾 , 這些表面上的雕刻和拋光令光線 打 散, 使 觀 眾 無 法 把 焦 點 放 在 錄 像 上, 而 是 放 在 電 視 機 本 身, 甚

向 街 的 一 列 窗 子 塗 上 乳 膠 漆, 這

的 質 感。 在 藝 廊 一 隅, 藝 術 家 將

映 實 物 的 功 能, 也 喪 失 了 它 原 來

奇 異。 在 這 兒, 鏡 子 失 去 了 它 反

不 平, 反 映 出 來 的 影 像 變 得 扭 曲

鏡 子 被 打 上 釘 子, 由 於 鏡 面 凹 凸

《壞透的鏡》展示一塊強化玻璃

至是「觀看」這件事之上。

20

f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溫柔的混凝土 走 進 展 廳, 視 線 即 被 頭 上 一 部 投 影 機 吸 引 —— 投下的影像是一把 不 斷 來 回 掃 描 的 掃 把 頭, 這 作 品 名 為 《 Untitled 》。 錄 像 中 的 掃 把 虛 幻 不 實, 失 卻 了 清 潔 功 能, 看 來 熟 悉 物 件 卻 又 迥 然 不 同, 為 整個展覽定下冷異基調。 裝 置 作 品《 獠 牙 》 將 十 把 手 鋸 掛 在 牆 上, 並 用 混 凝 土 將 鋒 利 的 鋸 齒 包 起 來, 令 它 失 掉 原 有 的 功 能 及 威 嚇 性 ; 俗 稱「 石 屎 」 的 混 凝 土, 平 時 不 為 人 注 意, 因 它 本 來 就 注 定 被 灰 水、 油 漆 覆 蓋 於 外, 然 而 在 這 件 作 品 裡, 它 反 過 來 把 鋸 齒 包 起 來, 發 揮「 保 護 」 功 能 —— 這種手法一方面顛覆了物 件 本 來 功 能, 彷 彿 也 在 探 問 這 狀 態下,是否也是一種無用之用? 除《 獠 牙 》 外,《 路 緣 石 》 的 圍 欄 亦 是 以 混 凝 土 塑 造 而 成。 欄 後

《獠牙》鄺鎮禧,2017。

《Untitled》鄺鎮禧,2015。

《路緣石》(前)與《Blink》(後)。

《Blink》鄺鎮禧,2016。

a b c d

b

c

d

是 錄 像 作 品 《 Blink 》:播放著鐵 板 被 錘 敲 打、 平 滑 表 面 漸 漸 佈 滿 錘 痕 的 片 段。 混 凝 土 磚 看 似 馬 路 上 常 見 的 矮 欄, 但 它 不 是 用 來 保 護 你, 而 是 限 制 你 只 能 從 特 定 位 置 觀 看 錄 像 。除 非 你 跨 過 這 圍 欄 , 否則你只得一種觀看的角度與方 式。 事 實 上 任 何 人 也 可 隨 意 跨 過 去, 但 有 多 少 觀 眾 會 這 樣 做 呢? 大 多 數 人 或 許 就 像 我 一 樣, 只 順 從 地 沿 著 圍 欄 看 作 品 吧。 在 這 件 作 品 裡, 混 凝 土 有 多 堅 固 並 不 重 要 ,它 出 現 在 這 個 錯 置 的 環 境 中 , 結 合 我 們 生 活 習 以 為 常 的 經 驗, 就能以無形之力把觀眾推往某個

方向走。

E 19

a


走入物件錯置的迷宮 鄺鎮禧《遠離那些石頭》 ——

文、攝:阿角 ▪

混凝土包裹鋒利鋼齒, 讓閉路電視與觀者對 視, 在 室 內 放 著 馬 路 常 見 的 障 礙 物, 在 窗 口 塗 抹 顏 料 直 至 看 不 見 窗 外 景 物 …… 這 些 景 物 都 在 鄺 鎮 禧 個 展《 遠 離 那 些 石 頭 》 中 看 到 的, 從 生 活中抽出不同的物件與影 像, 抹 去 它 們 原 來 的 脈 絡 並 創 造 出 新 的 意 思, 將 觀 者 帶 進一個洋溢著怪異趣味及物 件與其功能錯配的世界。

18


17

《Tack Tack Tack》,2017,單頻道錄像,3 分 37 秒,版本:5 + 2AP

《twin/pin/spin》,2017,噴墨打印,85 x 145 x 4.5 厘米 ,版本:3 + AP

錄像中的主角手持剪刀在指縫中遊走,徐世琪說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可同時 詮釋到「twin」(雙生兒)及「split」(分裂)這兩個概念。

「雙重」及「螺旋」,是展覽中兩條重要的視覺線索。藝術家以文字遊戲 繁衍雙重主義,由英文詞「twin」(雙生兒)及「split」(分裂)開始,利 用拾得的網絡圖片把英文詞的意思視覺化。

的 呼 籲 「 化 疾 病 為 武 器 」。 SPK

作 品 包 括 一 組 八 張 海 報 , 利 用 了 SPK 的 標 語、 文 本 及 其 他 圖 片 構 成。 每 張

海 報 的 內 容 基 於 歷 史 研 究, 道 出 不 同

個 體, 包 括 殘 疾 人 士、 異 見 分 子 或 罪

犯 面 對 制 度 的 掙 扎 與 反 抗。 徐 世 琪 直

言精神病亦可以成為控制社會的一種

手 段, 就 如 同 公 開 批 評 已 故 新 加 坡 前

總理李光耀並兩次入獄的網絡博主余

澎 杉 ( Amos Yee ), 曾 被 新 加 坡 法 院認為他可能有精神問題而將其拘禁

在 精 神 病 院 中。 問 及 為 何 有 一 張 海 報

畫 面 一 片 黑, 徐 世 琪 解 釋 她 反 覆 問 自

己, 卻 來 到 了 死 胡 同。 在 她 看 來, 香

香港黃竹坑道 28 號保濟工業大廈 15 樓

港 也 處 在 一 個 死 胡 同 中, 不 停 地 在 兜

星期日及星期一只供預約;公眾假期休息

時間:10:00-18:00 地點:刺點畫廊

圈 討 論 一 些 問 題, 卻 沒 有 答 案, 比 如

展期:即日至 8/7/2017( 二至六 )

皇 后 碼 頭、 比 如 佔 中, 但 她 始 終 認 為

「Rosy Leavers 的前世今生」——徐世琪個展

很 多 事 情 是 不 能 論 成 敗 的, 就 算 那 刻

小檔案

徐世琪生於香港,於 1990 年 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生物化 學學位,及後於 1994 年畢業 於加拿大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視 覺藝術系。2002 年,徐氏於香港 歌德學院舉辦首個個展「人體的構造」。她的作 品曾被廣泛展出,包括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 館、韓國首爾國立現代及當代美術館、悉尼當代 美術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以及最近於維也納美 術學院展出。徐氏的作品被香港 M+ 博物館及北 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徐氏現於香港居住 及工作。

失敗,有一點點的改變已經很好。

徐世琪


自 己 的 position ( 身 份 ), 我 很 抗 拒 做 這 樣 的 作 品, 但 我 又 做 了。 現 在 可 能 有 些 人 比 較 抗 拒 這 樣 的 setting (佈 置 ), 覺 得 女 人 都 是 做 這 樣 的 東 西, 老 土, 不 用 看, 這 件 作 品 類 似 是 對 這 樣的看法的回應。」

重要的是能有所選擇 「 T he liar always tells the 」 , 這 是 錄 像 作 品 《 The truth 》中的一句 Afterlife of Rosy Leavers 話, 徐 世 琪 說 這 是 一 個 悖 論, 就 像 作 家 或 者 藝 術 家 講 的 東 西 也 是 虛 構 的, 但其中又包含真實的東西。

(Socialist

錄 像 中 的 主 角 Rosy 幼年迷戀螺 旋, 經 歷 幻 覺 和 精 神 分 裂, 以 及 加 入了社會主義患者組織 , 簡 稱 SPK) , Patients’ Collective 最 後 她 把 意 識 上 載 到 虛 擬 世 界, 並 成

《A Reminder to Myself》,2017,噴墨打印布本,一組 8 張,裝置尺寸不定, 每件 200 x 87 厘米 有趣的是,徐世琪利用作品《The Interview》詰問自己是否浪漫化了 SPK 這 個組織,但她仍覺得他們的理念提出很多社會問題:「SPK 的成員覺得醫 生醫治好你,只是為了讓你回去再做勞動力,繼續幫這個系統賺錢。不是 為你好,而是將你變成機械的一部分。」

為 了 動 畫 角 色 繼 續 生 活。 徐 世 琪 指 出 即 使 她 將 自 己 上 載 到 一 個 假 的 世 界, 但依然可以道出真相。 究 竟 Rosy 是 抵 抗 現 有 系 統 的 控 制, 還 是 逃 避? 這 取 決 於 觀 眾 的 理 解。 徐 世 琪 如 此 說。「 很 多 東 西 都 是 建 構 出 來 的 ,就 算 思 想 也 是 ,怎 樣 才 能 脫 離 , 是 不 是 需 要 脫 離? 你 要 接 受 所 有 的 東 西 都 是 被 控 制 的, 重 要 的 是 你 要 能 有 所 選 擇。 只 要 可 以 做 到 選 擇, 有 小 小 的 改 變, 雖 然 這 個 改 變 可 能 無 法 撼 動 到系統, 但通過一點點的改變,希望 可以找到不同的東西。」 錄 像 另 一 側 的 作 品 《 A Reminder 》, 徐 世 琪 其 實 也 是 在 反 to Myself 問 —— 反 抗 其 實 有 沒 有 用? 作 品 的 靈感來自精神病患者參與的革命團

《Rosy Leavers 的前世今生》,2017,單頻道錄像,14 分 35 秒,版本 : 5 + 2AP

《The Interview》,2017,單頻道錄像,3 分鐘,版本:5 + 2AP

16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E 15

《Rorschach Test No.1》,2016,水墨描圖紙本,151.5 x 105 厘米 《My sincere apologies》,2017,髮繡,床單,211 x 99 厘米

作品中左右對稱的生物形態物在兩層重疊描圖紙上自由衍生及演化,由植 物及花卉的形狀與人體器官互相穿透而成,就如心理學診症用的羅夏克默 跡測試,在測驗中,受測者會看到十個不同的墨跡圖案,一次一個,並讓 受測者說出每次所看到的物體或圖像為何。圖像引發的不是觀者的邏輯機 能,而是藉著對刺激物的投射,激發潛意識裡的自由聯想。

心理學不一定科學 走 入 展 場, 便 可 看 到 連 環 圖 作 品

《 P l e a s e t e ll me what’s been 》, 圖 中 呈 現 了 bothering you 一 位 思 覺 失 調、 自 以 為 被 分 身 (doppelgänger)纏 擾 的 病 人 , 與 之 對 話 的 是 60 年代第一代人工智能電 腦 心 理 醫 生 程 式 Eliza ,由於程序設 計 仍 十 分 基 本, 他 只 能 以 關 鍵 詞 重 新

組 成 問 題 反 問 病 患, 重 複 而 滑 稽 的 對 話使得 聽上去猶如病人的分身。 Eliza 徐 世 琪 解 釋 圖 中 是 她 與 Eliza 的對話, 她 表 示 心 理 學 並 不 一 定 科 學, 有 些 東 也 是 通 過 引 誘 病 人 說 話, 讓 病 人 更 深

西 有 可 能 是 很 隨 機 的, 很 多 心 理 醫 生 層 次 地 了 解 自 己, 從 而 自 己 尋 找 答 案。

對女性藝術家身份的思考

Since

展 場 的 中 央 擺 放 了 一 張 床, 純 白 的 床 單 上 以 頭 髮 刺 繡 出 一 句 話 :「

I am a troubled woman, I can’t

help but produce yet another

piece of art with the bed, please

」 這 accept my sincere apologies. 是 一 個 受 困 擾 的 女 人 的 道 歉, 也 包 含

了徐世琪對女性藝術家這個身份的思 考。 她 坦 言 女 性 藝 術 家 通 常 會 做 一 些

過 程 中, 她 發 現 不 少 女 性 藝 術 家 都 曾

很 fine ( 精 美 ) 的 東 西, 比 如 刺 繡 就 是 一 件 特 別 女 性 化 的 事, 而 且 在 研 究 年代尤 90 其 盛 行, 床 加 上 刺 繡 十 分 漂 亮, 是 典 創 作 過 和 床 相 關 的 作 品,

型 的 女 性 藝 術 家 會 做 的 東 西。「 因 為 我 是 一 個 troubled woman (受困擾 的 女 人 ), 所 以 我 做 這 張 床, 不 好 意 思, 這 個 世 界 上 已 經 有 很 多 關 於 床 的 的 作 品 出 來, 所 以 對 不 起。 我 很 清 楚

作 品 了, 但 我 又 忍 不 住 想 做 多 件 這 樣


的前世今 Rosy Leavers

術家徐世琪最新個展

的前世今生」 Ro s y Lea ve rs

重要的是能有所選擇 「 ——

藝 生 」 展 出 了 她 的 全 新 作 品, 包 括 繪 畫、 錄 像、 髮 綉 及 裝 置 藝 術, 呈 現 她 對 精 神 病 及 社 會 操 控的延伸研究。

文:小亂 ▪ 圖:刺點畫廊 ▪

14

《Please tell me what’s been bothering you》, 2017,數碼打印紙本,一組 27 張,21 x 28.5 厘 米(每張),版本 : 3 + AP


13

I

nterview 人物專訪

網上新高中視藝科輔助教材庫 academy.arts-news.net

歡迎視藝科老師及高中同學建立帳戶 通識專題:

色彩 Colour Theory

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m

前衛藝術 Avant-Garde

藝術家:馬琼珠 作品:《花草系列》

藝術家:張嘉莉 藝術家:鄭怡敏 ( 阿金 ) 作品:《香港『床下底』 作品:《策你老毛》之「行 藝術常識問答比賽》 為藝術紀錄」

「上個夏天的日落」 日期:2016 年 11 月 18 日 地點:Blindspot Gallery

「紙的傳奇」 日期:2017 年 2 月 18 日 地點:牛棚藝術村

作品分享:

導賞活動:

「網上新高中視藝科輔助教材庫先導計劃」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網頁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授 的 主 觀 角 度 牽 引, 畢 業 後 沒

梁詠康感覺畢業後更自由自主:

有 人 提 你 要 向 哪 個 方 面 觀 察, 甚

之, 即 是 不 會 否 定 你 的 意 念, 反 習 從 不 同 角 度 構 思, 同 時 提 供 大

麼 題 材 是 好, 孰 好 孰 壞 沒 人 理,

中 學 有 規 則, 大 學 多 少 亦 會 被 教

量 資 源 支 持 你 發 揮 自 己 的 創 意。

所 有 知 識 得 靠 自 己 發 掘。 除 此 之

而 提 示 你 可 以 從 多 方 面 發 展, 學

阿康自覺選擇了中文大學藝術系

離 開 校 園 後, 他 回 望 以 前 見 過 的

經 歷 苦 難, 才 能 創 作 獨 特 的作品

的視野,增加創作靈感。

到 不 少 不 同 行 業 的 人, 拓 闊 了 他

創 作 外 亦 有 兼 職 教 畫, 從 中 認 識

藝 術 家 寥 寥 無 幾, 現 時 梁 詠 康 除

自 處, 就 是 工 作。 在 香 港, 全 職

外, 畢 業 後 亦 多 一 件 事 去 自 主 及

是一件明智的事。

發 掘 個 人 喜 惡, 強 調 自 主 學習 然而回想剛上大學突然轉成另一 適 應 期 。「 以

個 創 作 模 式, 阿 康 亦 經 歷 了 一 段 前有規則你 要 遵 從, 現 於『 我 究 竟

難, 先 可 以 創 作 出 獨 特 的 作 品。

展 品, 才 明 白 原 來 人 要 經 歷 過 苦

在重點著眼 想 點 』」,

現 在 靈 感 多 來 自 第 一 身 經 驗, 不

阿康猶幸經 常與教授促

的 經 歷, 希 望 教 導 他 們 用 自 己 的

取 靈 感。 在 工 作 上, 聆 聽 到 學 生 經 歷 做 創 作, 用 自 身 經 驗 觀 察 四

像以前只是間接地從書本上汲 和 教 導, 很

膝 長 談, 得

快便能自主

之 餘, 亦 鼓 勵 他 們 多 發 揮 自 己 創

周;教導他們怎樣觀察日常事物

到不少指引

學 習。 教 授

意,了解自己更多。

多數著他注 意自己日常 留意的事物

楚, 雖 然 現 在 難 再 找 教 授

難 題 嗎? 梁 詠 康 卻 很 清 一 同 討 論, 但 畢 竟 創 作 上

自 由 多 了, 創 作 上 有 遇 到 風格或事物

和 題 材, 平

較 多。 根 據

終 要 學 習 獨 立。 投 入 社 會

時喜愛那種

這 種 領 悟,

能 誘 發 不 少 靈 感, 他 自 言

並 非 一 件 壞 事, 生 活 經 驗 暫 時 還 未 到 樽 頸 位, 仍 然

從而發掘你

有 好 多 構 思 未 畫 下 來, 把

個 人 喜 惡, 將重心移至

它實現。

自身。

本文應網上新高中視藝科輔助教材庫 (academy.arts-news.net) 而編寫。

12


nterview

人物專訪

I 11

的 方 式 表 達, 以 手 畫 心, 卻 偏 偏 限 你 要 先 走 理 性 路 線, 付 予 多 個 理由。

師資的重要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阿 康 回 想 ︰「 若 然 遇 上 一 位 比 較 理 性, 比 較 傳 統 的 老 師, 可 能 會 收 到 更 多 指 引。 那 麼 你 便 要 花 更 多 時 間 和 心 力, 才 能 自 主, 才 能 再 另 外 探 索 」。 他 認 為 藝 術 教 育, 師 資 至 為 重 要。 他 慶 幸 中 學 時 期 曾 遇 到 一 位 好 老 師, 教 他 觀 察 之 餘, 亦 教 授 怎 樣 將 觀 察 表 現 在 畫 紙 上。 例 如 畫 人 物 素 描 時, 仔 細 到 嘴 角 是 甚 麼 形 狀。 若 是 三 角 形, 哪 一 邊 比 較 高。 一 直 觀 察, 直 到 最 細 緻 最 細 微 的 部 分 為 止。 阿 康 當 時 覺 得 他 好 嚴 格, 像 雞 蛋 裡 挑 骨 頭, 但 技巧卻是畢生受用。 中學視藝科教育制度跟創作彷彿 有 衝 突, 雖 說 創 作 遇 到 限 制, 但 仍 可 在 罅 隙 行 出 一 條 創 意 路。 梁 詠康認為中學時期是學習創作的 一 個 重 要 階 段, 建 議 應 少 限 制, 少 規 則, 才 能 令 學 生 涉 獵 更 廣, 探索更多。

大學教育重指引 談 及 大 學 時 期, 梁 詠 康 的 語 調 即 轉 輕 快, 嘴 角 帶 笑 搶 著 說 ︰「 大 學 時, 輕 鬆 好 多, 自 由 好 多。」 中 學 時, 忙 著 應 付 考 試, 有 個 遊 戲 要 玩, 有 套 規 則 要 跟。 大 學 則 著 重 ︰「 你 想 點 」。 教 授 不 會 定 下 規 則, 只 提 供 指 引。 簡 而 言


如何化解教育制度與創作的衝突 文: ▪ 攝: ▪

訪年輕藝術家梁詠康 ——

做 創作需要時間,需要空間,需要自由。首兩個 要素,放於香港,少之有少,更何況一眾莘莘 學子,日日忙著應付功課考試,哪有餘暇去創作? 學生從藝術教育制度裡學曉甚麼?

Yung Sin Ting Jerry Chan

年中文大學 2014

要遵從遊戲規則來玩 梁詠康畢業於

藝 術 系 , 回 憶 起 中 學 A-Level 修 讀 視 覺 藝 術 科 時, 掙 扎 過 好 一 段

時 間, 因 為 他 覺 得 制 度 局 限 了 創 作。 一 位 老 師 曾 說 ︰「 考 試 有 一 套 遊 戲 規 則, 我 們 要 遵 從 這 套 遊 戲 規 則 來 玩 」, 阿 康 將 之 概 括 為 ︰「 譬 如 提 出 了 一 條 題 目 要 你 去 做, 你 首 先 要 好 理 性 地 分 析 這 條 題 目 可 以 引 伸 到 甚 麼 範 疇, 然 後將這堆元素全部搬落去一個畫 面。」 他 充 滿 疑 問 ︰「 我 會 想, 創 作 的 跟 考 試 要 求 的, 或 有 天 壤 之 別。 究 竟 我 要 怎 樣 去 創 作 自 己 的 概 念? 到 底 我 想 創 作 甚 麼? 它 設 定 了 題 目 讓 我 去 理 性 分 析, 但我只想將我真正關心的事物畫 下 來。」 他 進 一 步 舉 例 ︰「 假 如 我 見 到 棵 植 物, 感 覺 好 奇 妙, 好 有 衝 動 把 它 畫 下, 但 老 師 看 後 可 能 會 問 ︰『 到 底 你 想 表 達 甚 麼?』」 明 明 情 感 可 以 用 最 直 接

10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E 09

日常就是題材 是 次 展 出 的「

」 Last by Leica

為 荒 木 經 惟 從 2012 年開始的創 作, 以 日 記 形 式 記 錄 其 個 人 生 活,及各式各樣的藝術和攝影作 品,這都是他近年常用的手法, 當中最特別的地方是以攝影機型 號來介定這一系列作品。他採用 最 後 一 部 底 片 相 機 M7 來 Leica 拍攝,對比荒木為人熟悉的大膽 情 色 風 格 , 「 Last by Leica 」 所展現的,反而是日常生活裡滲 透了對世界的蒼涼與悲哀感。鏡 頭呈現的唯美畫面尤如自身經 歷,探討肉慾的存在、發掘細小 零碎的身份及社會對美之狂熱。 這次展覽中,荒木經惟鏡頭下的 日常物、人體模型、身體和普通 張即影即有的菲 20

人均散發出令人難以抗拒的憂 鬱 美 學。 而

林 近 作 , 荒 木 使 用 了 Polaroid 600即 影 即 有 相 機 拍 攝 , 配 以 」 黑 The Impossile Project 「

紅 色 600雙 色 即 影 即 有 菲 林 。 對荒木而言,無法曝光、甚至漏

光的底片可視為一種藝術覺醒,

香港中環荷里活道 159-163 號 1 樓

猶如神聖的接觸,他亦因此為之

荒木經惟「Last by Leica」

展期:即日至 30/6/2017 地點:Over the Influence

著迷。

1940 年生於日本東京三之輪,當代最 重要的攝影師之一,於 1964 年展開其 藝術生涯,成名作《感傷之旅》是以蜜 月旅行時拍攝的照片輯成,至今已出版 超過 500 本攝影書籍。踏入 70 年代的 荒木經惟逐漸摒棄傳統寫實攝影,建立 了獨一無二的視覺美學,以唯美手法創 造出跨越國家和地域界限的人類情感。 荒木經惟研發一套攝影自尊概念,意味 著虛構、事實和慾望之間的相互影響是 如此令人著迷。時至今日,荒木經惟被 譽為情色攝影界的代表人物,尤其以其 率性紀實的藝術作品廣為人道。

小檔案

荒木經惟


拍下攝影師與被攝者的關 係 若初次接觸荒木經惟的作品,總 會被他那獵奇性的題材所吸引, 而他早年作品早被查禁和罰款。 情慾往往是他攝影生涯最常觸及 的題材,在其中一個名為《色情 花》系列,他會在花卉上一層油 漆,刻意將花的造型做出與性器 官或交合類近的形態,將顏色推 高濃度,加上攝影角度,難免令 人想入非非,而《綁縛》系列更 是開宗明義拍攝女性被繩師綁緊 的照片,樣式繁多。如單純以色 情來理解,他的攝影只不過是傷 風敗俗的照片。台灣藝評家黃亞 紀對其評論卻一針見血地帶出其 獨特性:「他的攝影,不是只有 私、只有性。在這些私與性的背 後, 我 們 可 以 感 到 生、 死, 無 常 。」他 的 成 名 作《 感 傷 的 旅 程 》 就是與妻子蜜月旅行時拍攝的, 影集裡包括妻子的裸照及兩人親 密的時光。除外,還有更多是哀 傷眼神與死亡意象,濃濃的哀愁 散落在黑白光影上。 荒木經惟不熱衷於追求完美的構 圖,看似隨意,其實他甚著重記 錄 當 下 的 慾 望。 他 自 言 要 逃 離 一般攝影方法,視攝影為日常生 活必需的動作,所以他按下快門 的次數比任何人都多,無時無刻 都提著相機拍攝。他亦在乎與被 攝者的關係,對他來說攝影不是 客觀的事,當中強調與被攝者的 關係。所以看他的相片,你會強 烈 地 感 到 攝 影 師 的 存 在 —— 因他 會花很長時間和被攝對像聊天及 相處,從而發掘他們不可見的一 面,在他的鏡頭下,每個人就像 換上了從未展露人前的面貌。

08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荒 木經惟愛自稱為攝影天才,向以性來表達個人觀點,他 口 不 擇 言 地 高 舉 性 和 女 性 為 人 生 所 有, 肆 無 忌 憚 觸 碰

模 特 兒 敏 感 部 位, 還 有 其 帶 點 窩 囊 的 外 型, 常 惹 來 衛 道 之 士 狠 批, 但 其 粉 絲 則 擁 戴 其 毫 無 顧 忌 且 率 性 的 攝 影 手 法。 正 於 」及 Last by Leica

畫 廊 展 出 的「 荒 木 經 惟 個 展 」, 帶 來 這 Over The Influence

張寶麗來新作。 20

位 日 本 攝 影 界 性 格 巨 星 的 最 新 系 列 作 品「 近期完成的

E 07


文:何阿嵐 ▪ 圖 : Over The Influence 、何阿嵐 ▪

」 L a st by Le i ca

好色老頭的日常 荒木經惟「 ——

06


05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找來了工聯會 We Are The World

的 一 個 合 唱 團 —— 群 聲 合 唱 團 來 演 唱, 然而對他們有一特別要求:想他們唱氣

不 唱 音 , 以 whisper 的方式去唱這首 》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歌。《

本 身 不 是 賑 災 歌 , 是 因 應 91 年華東 水 災 創 作、 香 港 將 之 譯 為《 滔 滔 千 里

絲網印刷及氈尖筆黑膠唱片、3D 尼龍印製、玻璃箱、移動布簾裝 置、霓虹燈、錄像、動畫及 10 聲 道聲音裝置。

心》,這首歌的回憶對藝術家而言比較

。他亦親身演繹這作品:自己 personal 坐在一艘小艇上,漫溯香港與中國海水

myth-maker who fell to earth)》靜 照,2017 年。

之交界,更選擇讓觀眾以耳筒來聽這首

a 《Palazzo Gundane (homage to the

歌,讓他們有一個親暱的感受。

作 品 好 玩 , 原 來 和 Samson 從事藝術 的心態一樣:定要做他覺得好玩的事。

做藝術於他也是學習如何與自己相處。

創作剛開始的時候,總是不太知道自己

做的是甚麼,「然後你發現這種感覺一

直存在,而你得接受它,這種不確定於

我 是 很 重 要 的。」 不 欲 解 答 內 心 的 疑

問,不欲因此改變自己思考的方式,不

郭瑛

想做虛有其表、千人一面的藝術作品。

小檔案

藝術於他,是保有內心的小劇場,不可

就範。

楊嘉輝

楊 嘉 輝(1979 年 出 生 ) 為 駐 香 港 的 藝 術 家 及 作曲家,多元化,靈感源自機率音樂(aleatoric music)、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ete) 及圖像 記 譜 學(graphical notation) 等 前 衛 音 樂 作 曲 技 法。楊氏每個藝術項目後面都隱藏著大量的研究 工作,擅長利用「聲音畫」、錄音等行為去記錄 和呈現研究過程。他的畫作、電台播放、表演及 歌曲作品涉獵衝突、戰爭、疆界等政治議題。 楊嘉輝是 2015 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首屆 BMW Art Journey Award 得 主。 他 近 期 的 個 展 包 括: 日 本 廣 島 市 當 代 美 術 館(2015)、 美 國 紐 約 Team Gallery(2015)、香港 Para/ Site 藝術空間 (2016)、印度 Experimenter(2016 年 8 月)及 德國杜塞道夫美術館(2016 年 12 月)。 楊嘉輝亦是多個樂隊的成員,並曾與世界各地的 樂團和管弦樂團合作。曾參與的國際音樂節和表 演藝術節包括:德國達姆施塔特國際當代音樂節 (Internationale Ferienkurse für Neue Musik)、 美 國 奧 斯 丁 Fusebox Festival 及 紐 約 電 子 藝 術 節、 德 國 德 累 斯 頓 TonLagen 當 代 音 樂 節(Tonlagen Festival)、意大利波爾查諾 Transart Festival、澳 洲 MONA FOMA 音樂藝術節。

c 裝置觀賞《Lullaby》(World Music),2017 年。

錄像、原聲帶和不銹鋼。

d 裝置觀賞《We are the World》由香

港工聯會合唱團演唱,2017 年。

錄像及多聲道聲音裝置。

b 《Risers》,2017 年。

霓虹燈 , 拼合式合唱台(木材,防 水地毯)。

小檔案

作為獨立策展人,郭瑛一直以不同項目探索策展 人、藝術家及社區之間的「合作的邊界與限制」, 並於 2006 至 2012 年擔任英國曼徹斯特華人藝術 中心的策展人。 自 2013 起,郭瑛成為獨立策展人,負責不同的 國際藝術項目。她曾為 2014 年英國曼特斯特亞 洲藝術三年展當任聯合策展人,同年及 2016 年 為波蘭的拉茲奈當代藝術中心策展「From longing to belonging」交流項目,2016 年她亦於紐約 La MaMa Galleria 策 展「No cause for alarm」 展 覽。 2015 年郭瑛獲授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到美國 展開為期五個月,有關參與性藝術項目的研究。 2014 年,郭瑛成立了 Art Appraisal Club 以在香港 推動批判性思維,及鼓勵業界的交流和討論。於 2016 成立 Art Appraisal Club,一年出版兩次的雙 語刊物 Art Review Hong Kong, 除此之外,亦為 在不同雜誌及文化網絡為提供展覽評論。

香港館「楊嘉輝的賑災專輯」

日期:即日至 26/11/2017 地點:Campo della Tana, Castello 2126-30122, Venice, Italy

d


想法上的質地和感情。如今次的作品有 很多顏色,卻又有一種怪異的感覺;在 細節處讓人感到一種柔和,藝術家明言 柔和的意思是帶有同情的,這亦是他研 究這些所謂的文化政治議題時的一貫作 風,觀眾難以察覺藝術家的位置,但當 中的感情是很真實的。

保留展覽空間現有的特色 今次展覽的客席策展人郭瑛,表示真正

雖然做的是香港在威尼 ——

開 始 和 Samson 一起構思展覽是去年 八月的事。當時二人一起實地考察,已 有一種共識 斯 的 展 覽 , 但 他 們 銳 意 做 Samson 一 直以來發展的題目,不為代表香港參加 國際展而構思一個全新主題。其二是保 留 展 覽 空 間 現 存 特 色 —— 今次香港館的 場地,前身是一個超級市場,所處位置 是民居樓下。其偌大的庭院,有一後門 直通運河,二人均希望作品的展示能融 合該空間的特色,抗拒打做一個白盒子 展覽空間。

》的 房 間 ,又 有 We are the World

展 示《 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 的空間放置很多八十年代的傢俱,當進 入《

c c c

一 些 舊 影 院 的 坐 椅 , 「 這 些 character 都是後期加進去,作品的構思本身已很 札實,但我們需要製造一個環境,可以 留 住 觀 眾 在 展 場 內 去 體 驗 作 品。」 展 覽 的 主 角 是 音 樂, 佈 局 上 聲 音 亦 是 特 別 的 考 量 。 比 如 《 Do they know it’s 》 現 場 聽 彷 若 多 人 大 合 奏, Christmas 但 原 來 是 一 人 ( Michael Schiefel )表 演。 他 負 責 唱 歌, 又 扮 樂 器 聲, 然 後

將不同的聲音拼湊在一起,做 Samson 成這專輯,多聲道聲音裝置的設計,站 在房間的左上角,觀者可能主要聽到喇 叭聲,右下角則主要是人聲,作品以聲 音引導觀者走到不同位置來體驗作品。

b

04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突兀的演繹誘發創作的欲望 年, 非 洲 伊 波 拉 疫 情 爆 發, 一 2014 班 美 國 歌 手 翻 唱 了 廿 年 前 《 Do They 》 為 其 籌 款, 然 Know It’s Christmas 而 突 兀 的 演 繹 方 式、 無 新 意 兼 全 無 切 入 角 度 , 予 Samson 一 種「 怪 怪 」、 老土的感覺,更一直深刻記住,成了今 次 香 港 在 威 尼 斯 展 覽 的 創 作 觸 發 點。

a

的作品一向具普世性,觸及議 Samson 題包括政治、文化、歷史、意識形態、 種族等,他不諱言這與其音樂的學術訓 練 有 關 ,「 我 很 多 時 以 聲 音 、音 樂 出 發 , 亦非常喜歡思考音樂與文化、政治的關 係。今次思路上跟我以往的創作類近, 都是我關心的題目。當然每一次的創作

以不同方 ——

題 材 、方 法 有 不 同 ,歷 史 時 空 也 不 同 。」 的 三 首「 專 輯 」 Samson 式 重 新 演 繹 的 賑 災 歌《 We Are The

Do They Know

B r i d g e O v e r Tr o u b l e d

I t ’ s C h r i s t m a》 s 、《 Wo r l》 d 、《

》,他 表 示 其 創 作 不 純 粹 是 批 判 , Water 然而解釋起上來也是很複雜,要從多個 層面解讀。「比如其中一個層面是,當 你聽這些歌曲,如你仔細研究歌詞,你 可以感到它有一種以第一世界國家視 角,看第三世界國家的狂妄。這是一種 典 型 的 後 殖 民、 帝 國 主 義 的 批 判。」 然而,若回看八十年代一班音樂人創作 的賑災歌,也可以有一種原始的想望。 「 亦 可 好 naïve 去看,這班人想做一些 好事,用他們擅長的方法做,這是一種 很原始、純潔的想望。我覺得其中一個 複雜之處、值得我去研究的是怎樣將兩 者放在一起作和解。」 藉創作向觀者拋出問題,他坦言自己也 沒 答 案 。「 我 的 創 作 ,通 常 有 一 些 問 題 , 是我想去思考的。我的創作過程,就是 我思考的過程,然而好多時思考過後是 沒有結論的。」即便沒有一個理性上的 定論,他的作品上仍呈現出對事情一些

E 03


龐雜繁響的迷離恍惚

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的 57

香港在第 ——

5屆 7 威尼斯視藝雙年展

「楊嘉輝的賑災專輯」

第 主 題 為「 藝 術 萬 歲 」( Viva ), 作 為 這 場 藝 術 盛 Arte Vive

事 的 香 港 代 表, 楊 嘉 輝 展 示 的 是「 楊 嘉 輝 的 賑 災 專 輯 」。 藝 術家要以戲謔式嘲諷來演繹作 品? 展 覽 名 字 的 玩 味 與 其 深 入 廣 泛 討 論 的 內 容, 卻 呈 現 很 大 一 ——

對 比。 作 品 啟 發 自 八 十 年 代 興 起 的「 慈 善 單 曲 」 現 象 、 2012

班 歌 星 為 賑 災 灌 錄「 群 星 大 合 唱 」 的 慈 善 歌。「 記 得 年 有 些 具 代 表 性、 曾 風 靡 2014

一 時 的 賑 災 歌 再 重 新 錄 製。 他 們 找 新 一 代 明 星 來 唱, 拍 攝 方 式 和 舊 版 本 如 出 一 轍, 編 曲 上 亦 沒 大 改 變, 我 記 得 看 完 那 些 的 感 覺 很 奇 怪 突 兀, 很 不 mtv

合 時 宜 的, 但 我 隨 即 反 思 這 不 合 時 宜 的 感 覺 是 我 的 問 題 嗎? 或 是 歌 曲 的 問 題? 如 果 我 覺 得 不 合 時 宜, 或 許 是 我 對 它 批 判 的 想 法? 批 判 背 後 代 表 的 價 值 又是甚麼?」

文:小米 ▪ 圖:西九文化區 ▪ 攝 : Simon Vogel ▪

a

02


isual Art

視藝版

Contents

# 71

目錄

Jun 2017

記錄 ition 展覽全 全記錄 n 展覽 在第 57 屆威 港 香 hibitio x E —— 」 賑災專輯 eica」 物專訪 st by L 惚「楊嘉輝的 a iew 人 恍 v L 離 r 迷 e 「 t 的 In 經惟 .. 龐雜繁響 記錄 ——荒木 梁詠康 覽全 ..................... 常 家 展 日 的 術 n 藝 bitio 色老頭 Exhi 訪年輕 記錄 ........ 好 .. .. 」 —— .. 覽全 .. .. 突 生 .. 展 .. .. 衝 .. 今 的 ion 世 錄 .......... ibit 與創作 的前 全記 ............ 度 .. Exh s .. .. 覽 r 制 .. .. e 育 》 展 ...... 教 av ion 石頭 ............. y Le 何化解 s ibit 如 些 o . h . . R x . 那 E ...

展 Exhib 尼斯視藝雙年

02

06

..

.........

10...

....

.........

........ .........

...

.........

........ .........

14 �����������������������������������

是能

的 重要

20 18 ����������������������������������������������������������������������������������������

《遠

禧 鄺鎮 宮——

的迷

錯置

件 入物

——

擇 所選

�������������������������������������������������������������������������������������������������

羅 細賞

百 宮八


Causeway Bay, Hong Kong A poster in the process of removal but it looks like a deliberate image Norman


攝:

Simon Vogel

龐雜繁響的迷離恍惚

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 57

「楊嘉輝的賑災專輯」 香港在第 ——

」 Last by Leica

好色老頭的日常 荒木經惟「 ——

如何化解教育制度與創作的衝突 訪年輕藝術家梁詠康 ——

的前世今生」 Rosy Leavers

報 道

+

藝 術

+

文 化

# 71

重要的是能有所選擇 「 ——

走入物件錯置的迷宮

鄺鎮禧《遠離那些石頭》 ——

Jun 20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