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志 - 第79期 | Feb / Mar 2018

Page 1

藝術就是如此貼地——

香港戲劇協會《礦井下的彩虹》

家的温馨與暴烈——香港話劇團《好日子》

百年大夢如何醒?——《漁港夢百年》第三部曲「大夢初醒」,陳曙㬢、黃國鉅專訪 現實比戲劇更荒誕 ── 訪《大學之烈火青春》導演鄧智堅

79

ISSUE

Feb/Mar 2018

戊戌 年一丶二月

+

+



# 79

Feb/Mar 2018

Contents 03編者的話

04 06

藝術就是如此貼地——香港戲劇協會《礦井下的彩虹》

06專題故事 Feature

家的温馨與暴烈——香港話劇團《好日子》

現實比戲劇更荒誕 ── 訪《大學之烈火青春》導演鄧智堅

10 14

05演前預報 Preview

△ 志 「視藝版」請從另一邊翻閱

目錄

百年大夢如何醒?——《漁港夢百年》第三部曲「大夢初醒」,陳曙㬢、黃國鉅專訪

18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仁云亦云】藝術大爆炸只是密集而已?

【創作雜記】學樂理有用嗎 ?

【雕文嵐女】藝術家在田野:珠三角工廠大考察 【太陽下的吞吐】藝術與自由(1)

22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從澳門城市藝穗節觀看表演藝術如何旁述、介入、聯繫社會

《莎拉.肯恩三十六景》——《4.48 精神崩潰》的「書寫」與「三十六景」


designzens.com

78_P01-17.indd 2


編者的話

Editorial

03

出版人 林達生 George Lam george.lam@arts-news.net

有說一切命中註定,依然憂心悲劇到來

高級編輯 吳嘉慧 Michelle Ng michelle.ng@prismcreation.com

譴責持續,崩壞持續,抗爭持續

助理編輯 阿彬 Allen Wong allen.wong@arts-news.net

百年的興榮繁盛會不會走向衰亡 化成夢幻泡影

設計及插圖師 鍾凱飛 Chung Hoi Fei hoifei.chung@prismcreation.com

當前路暗晦,流感肆虐

編務、廣告聯絡 高慧明 Olivia Ko olivia.ko@prismcreation.com

當 DQ 已是常態

廣告代理 葉飈 Billy Yip(中國內地) (86) 130 0517 5393

當雙學三子維持原判、不用坐牢 當社會上罪行越發透明,無可隱藏

名譽顧問 謝宏中 Philip Tse

當藝術不能以欺騙之心去經營

刊號 ISSN 2221-8041

當你我他的希望與無望繼續交織

版權屬仨思有限公司所有 。 歡迎轉載引用 ,敬請註明出處 。

印刷 基亞印刷有限公司 Gear Printing Ltd

當三月藝術大爆炸快要來到

發行 青揚書報社有限公司 Great Expect Development Ltd

當生命的虛幻本是尋常 你新一年的祝願會是甚麼

小編

出版 、編輯及廣告 稜創意有限公司 Prism Creation Ltd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電話:(+852) 2111 1192   傳真:(+852) 2975 3146   電郵:prism@arts-news.net


04

西九印記

WKCD Snapshot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 於今年底開幕

被 視 為「 西 九 東 面 大 門 」 的 戲 曲 中 心, 將 於

2018 年 底 開 幕, 屆 時 將 舉 行 開 台 日 及 開 放 日, 開 台 日 由 香 港 八 和 會 館 負 責 演 出, 按 戲 行 習 俗 為 大 劇 院 開 台, 隨 後 一 周 為 開 放 日, 包 括 場 地 參 觀、 於 茶 館 劇 場 舉 辦 試 演 場 等, 實 行 與 眾 同 樂。 戲 曲 中 心 既 是 專 為 戲 曲 表 演

而 設 的 世 界 級 場 地 ,亦 擔 當 著 促 進 戲 曲 製 作 、 教 育 與 研 究 的 角 色, 推 動 粵 曲 與 其 他 傳 統 戲 曲的保育和創新。

戲 曲 中 心 的 外 觀 別 樹 一 格, 糅 合 了 傳 統 與 現 代 元 素, 將「 大 門 與 表 演 亭 台 」、「 庭 院 」

和「 流 線 與 氣 」 等 中 華 文 化 概 念 融 入 香 港 現 代的巿區環境之中。

其 主 要 設 施 包 括 一 個 可 容 納 1,050 個 座 位 的

大 劇 院 和 設 有 最 多 200 個 座 位 的 茶 館 劇 場, 觀眾可以一邊品茗一邊近距離欣賞戲曲演 出。 觀 眾 可 從 四 方 八 面 經 由 戲 曲 中 心 寬 敞 的

大 門 直 達 中 庭, 中 庭 設 有 平 台, 可 舉 辦 公 開 演 出 或 展 覽。 大 堂 和 一 樓 設 有 零 售 和 餐 飲 設

施, 無 論 晝 夜 都 可 吸 引 人 流。 戲 曲 中 心 亦 設

有 120 個 座 位 的 演 講 廳, 以 及 教 育 活 動 室、 八間排練室和練習室。

工程進度相片 攝於 2018 年 1 月 1 日 (www.westkowloon.hk)


05

演前預報 Preview

藝術就是如此貼地 ——香港戲劇協會《礦井下的彩虹》

劇場

三十年代戰前的西方社會,當藝術仍只屬於上流社會的玩意兒,在英 國北部阿星頓一班活於社會底層的礦工,卻燃起了對藝術的渴望,他們動 人的作品對當日世界畫壇更做成很大的衝擊!到底是甚麼驅使他們放下鐵 鏟,拿起畫筆,是對生活的無望嗎?藝術真的能無分階層?他們能否藉由 藝術找到生命的救贖?

《礦井下的彩虹》The Pitmen Painters 改編自 ■ 文:小米 ■ 圖:香港戲劇協會

真 人 真 事, 劇 本 由 英 國 著 名 電 影 及 舞 台 劇 編 劇 Lee Hall( 李. 荷 爾 ) 所 寫, 於 2008 年 榮 獲 英 國 倫 敦 標 準 晚 報 戲 劇 奬(Evening Standard Theatre Awards) 最 佳 劇 本。 導 演 余 振 球 直 言 非常喜歡這個劇本,首先它是真人真事,有血有 肉,「其次它討論甚麼是藝術,藝術並非高高在 上。」 故事講述當日英國的煤礦工人十歲、十一歲就落 礦坑工作,沒任何讀書機會,於是有一個工人教 育委員會專事提供興趣班予他們,本想選經濟, 最後只餘下藝術欣賞課,更被老師的死板教學悶

《礦井下的彩虹》 日期:9 ﹣ 10/3/2018(19:45) 10 ﹣ 11/3/2018(14:45)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票價:$260, $220, $140 * 3 月 11 日之演出為通達專場,設有劇 場視形傳譯服務

壞,老師卻反建議他們不如自己動手畫。這班礦

掙 扎 —— 應 否 捨 棄 礦 工 這 身 份, 及 一 起 於 地 底

工的畫作卻令人驚豔,老師更特地請來貴族、收

下 打 拚 的 夥 伴?「 當 你 有 一 個 夢 想, 你 不 會 想

藏家來看。一切與技巧無關,是作品內容的真情

放棄,他十歲落礦坑,現年三十歲有機會專心畫

實感令人動容,上流社會看出其潛質,除帶他們

畫,究竟應如何抉擇?是不是要完全脫離自己的

到倫敦觀展,帶其作品到不同地方展出,亦助他

生活圈子去追求一個夢?」余導演在此笑言要先

們形成「阿星頓流派」——至今在英國藝術界非

賣關子,觀眾到時入場便知分曉。

常有名。他們的出現對當日畫壇是一個很大的衝 擊,亦改變了當時上流社會對藝術的看法。

余導演表示,劇本中有多場戲都在討論甚麼是繪 畫,一班礦工彼此批評討論對方的創作,在幽默

「其中有一段情節是,煤礦工人中一個對繪畫非

嘲諷或戲謔交鋒的對話裡,實情是劇作家有意地

常 有 潛 質 的 人 叫 O l i v e r K i l b o u r n( 真 有 其 人 ),

細緻討論藝術是甚麼,「給我最深的感覺是,原

引起了上流社會一個藝術收藏家的注意,打算付

來藝術可以如此貼地,緊貼生活,畫既如此,任

上 更 高 薪 資 請 他 專 心 創 作, 令 Oliver 經 歷 一 場

何藝術亦然。」


專題故事 Feature

06 攝影:Michael CW Chiu


07 ■ 文:小米 ■ 圖:香港話劇團

家的 温 馨 與 暴 烈 —— 香港 話 劇 團《 好 日 子》 即使今天已是廿一世紀,女性的社經地位不斷提升,能掌握自己的命

運,然則結婚一事對不少女性而言,仍然是人生大事,終需一結。究 竟結婚是為了甚麼?與心愛的人組織家庭,生兒育女?為美好的人生 錦上添花?還是另有籌謀,只為逃離人生的困局?香港話劇團將於三 月中上演的《好日子》,表面上似講述婚姻,箇中三母女互訴心底話 更似足一部女人戲,然而編劇鄭國偉和導演方俊杰表示,要向觀眾述 說一個出其不意,荒誕卻真實的故事,一個關於家的故事。

a


08

專題故事 Feature

結婚前夕 盡訴秘密

我將集中處理,當人在受到傷害的過程裡,不懂

編劇鄭國偉表示,《好日子》一劇劇本早於十多

如何自處的問題;而她怎樣與家人,所謂去解決

年前已有構思,和《最後晚餐》相似,他將故事

問題,最矛盾的地方是,對她做成傷害的是她的

放在櫃桶底,多年後拿出來再發展。故事只得數

家人,這種矛盾到底怎麼去解決。」他認為這個

句,寫妹妹在結婚前夕和家姐說了很多心底話。

題目放諸今天社會很重要,需要正視。

「我覺得結婚對一個女性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 事,但這故事卻不是說她們如何看婚姻,我只想

此劇在演員配搭方面,郭靜雯、黃慧慈分別飾演

表達出結婚前一天當事人都會將心底話說出來,

劇中的妹妹及家姐,文瑞興飾演母親,邱廷輝做

再 引 發 這 個 故 事。」 他 對 上 一 部 劇 本《 最 後 晚

姐夫,可現實生活中,黃和邱是如假包換的兩夫

餐》,是他首部從寫實推到荒誕的狀態的作品,

妻,方俊杰笑言在戲內兩人中間有問題發生,可

他表示《好日子》也是以這個模式來開展故事。

戲外兩人是很甜蜜的。在訪問時此劇剛完成了圍

問鄭國偉,男編劇寫女人心態,可行嗎?「我是

讀, 方 俊 杰 亦 分 享 到 演 員 在 演 繹 對 白 時 也 很 有

以一種觀察的狀態來寫,因為此劇有別一般女人

趣,可能編劇本意不是如此,然而演員卻讀出了

戲,只是借一個女性在結婚當日引發的對話、以

另一個意思,可也不是行不通,於是就激發了大

另一角度講家庭關係,或家裡隱藏的秘密。我將

家的創作,在調整過程中令整件事變得更盡善盡

家庭倫理推到比較極端的位置。」

美。

家 是 避 風 港 , 還 是 暴力場

鄭國偉談及後來加上的媽媽的角色,用意主要是

擅寫家庭倫理劇的鄭國偉回顧他未成為全職編劇

表達三個不同階段的女性:一個結婚很久,一個

前,也多寫家庭故事,「大家或許覺得家庭倫理

結婚不久還誕下女兒,一個剛結婚,處於不同位

劇很『娘』,可我正是寫這一種題材,我寫的時

置 時 對 事 情 的 看 法。「 我 覺 得 此 劇 最 深 刻 的 一

候也真的很享受這種温馨,這一種家庭關係,就

段,應是到了故事結尾,當所有問題揭示出來,

是在飯枱上一齊有傾有講,然後又會互相支持。

三位女性會如何面對、以及面對的方法。」

家就是一個避風港的感覺。」當中他有一段時間 嘗試發掘其他題材,可後來他也在想,到底自己

家的要素:明白與理解

想成為一個怎樣的編劇?「我承認家庭是我愛寫

問兩人對於「家庭」這個題目有何聯想,鄭國偉

的 題 目, 但 我 亦 從 中 發 掘 到 一 種 自 己 的 風 格 去

覺得,「就算一家人見面,即使會反枱,但在背

寫。」而此劇寫的「家」,卻是家庭暴力,叩問

後我理解你的生活,你理解我的動機,大家會互

為何最愛的家人,彼此傷害最深?

相明白,我覺得這是作為一個家人最重要的。我

攝影:Michael CW Chiu

發現很多家庭問題,比如父子關係不好,我覺得 在導演方俊杰看來,此劇圍繞著當家裡發生嚴重

這不在於不愛對方,而是雙方沒有理解和明白對

問 題 時 ,他 們 如 何 自 處 。「 我 覺 得 文 本 寫 得 很 好 ,

方所做的事。如果完全明白,那份親情自然沒有

a


09

b

c

隔閡,一樣可以喝著一杯茶,看著一部很難看的

況,然後生出爭拗,「此劇沒有跟你說甚麼是最

電視劇,而你仍會想在這個家多留一刻,我覺得

好,反而想大家去面對和思考這些問題。」 文本對於家庭、家暴這些題目本身沒甚麼隱喻,

而方俊杰認為,無論如何完美的家庭,都一定有

但方俊杰閱讀劇本時,對整件事隱隱然有一種感

缺陷,「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當然未必是家

覺,「對現時社會有一種聯想,比如現在香港社

暴, 但 總 會 有 問 題, 因 為 每 個 人 的 價 值 觀 都 不

會,當大家面對一些問題時,大家處於一個怎樣

同。家庭的形成往往牽涉兩代以上,當二人組織

的狀態,會否不想面對或逃避?不知道發生甚麼

家庭,你會生小朋友,當他們長大成人,年齡差

事?其實知道的,但無奈是不知怎去解決,沒辦

距加上生活體驗不同,家庭成員又有男有女,大

法,若用『家』這個單位去隱喻香港,大家有沒

家價值觀也不同的時候,一定會有矛盾出現。最

有 想 過 怎 樣 去 解 決 這 個 問 題? 或 只 是 當 唔 知 就

常見的是,就因為是一家人,所以也總是毫無保

算?當然劇本上沒有一個明顯的政治議題,但我

留地攻擊對方。我們在工作上不服上司,也不會

自己閱讀這劇本的時候,可能是社會氛圍影響,

即時出聲,朋友也未必以這種方式傾訴,但對家

卻生出這種聯想,不過此劇並不關乎政治。」

人,人們會不自覺容易起火。我卻覺得這不是惟 一相處方式,我們可不可以了解多一點,或多站 上,但我們對著家人,為何就有一種任性?」其 實每個家庭也有它自己的問題。至於如何解決, 他 覺 得 每 個 家 庭 也 不 同, 有 些 家 庭 會 開 家 庭 會 議,有些不,舊式家庭更是很多「估估下」的情

結婚對很多人來說是追求 飾)而言,只是一條出路。

這是最珍貴的。」

在 對 方 的 角 度, 這 一 種 相 處 可 應 用 在 其 他 關 係

a 幸福,但對妹妹(郭靜雯

香港話劇團《好日子》 日期: 10,13 - 17,20 - 24/3/2018(19:45) 11,17 - 18,24 - 25/3/2018(14:45)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票價:$300 / $250 / $230 / $180 ($280 / $240 / $220 / $170 *平日票價)

b 主題的劇目,探視不同家

鄭國偉再次創作以家庭為 庭的倫理問題。

c 再次執導鄭國偉編寫的作 方俊杰繼《最後晚餐》後

品,於《好日子》中二人 再度合作。


10

專題故事 Feature

百年大夢如何醒?——《漁港夢百年》 第三部曲「大夢初醒」,陳曙㬢、黃國鉅專訪 a

香 港 由 小 漁 村, 經 過 百 年 歷 史, 發 展 成 今 日 的 國 際 大 都 會, 不 少 人 為 這 個 地 方 奉 獻 了 他 們 的 青 春 及 心 血。 可 這 些 人 所 作 的, 是 為 著 香 港 這 個 地 方, 還 是 為 了 自 身 利 益?《 漁 港 夢 百 年 》 首 兩 部 曲 的「 初 入 夢 鄉 」 及「 噩 夢 連 場 」, 以 獨 特 的 方 式 詮 釋 不 同 歷 史 人 物,由鴉片戰爭到日本佔領,由 1947 年 到 1997 年, 讓 觀 眾 以 批 判 角 度 重 新 思 考 以 往 教 科 書 上 所 學 的 一 切。 當 描 述 到 最 近 2017 年 事 件 的 第 三 部 曲 「 大 夢 初 醒 」, 導 演 陳 曙 㬢 及 編 劇 黃 國 鉅 笑 言 不 敢 說 得 太 盡,「 因 為 大 部 份 當 事 人 還 在 生, 所 以 我 們 也 不 會 對 他 們 下 定 論, 反 而 是 希 望 透 過 這 齣 劇 令 大 家 多 點 思 考 他 們 的 言 行, 是 否 真 的為了大家好。」


11

■ 文、攝:阿彬 ■ 圖:天邊外劇場

b


12

藝人談 @ 戲劇 專題故事

Interview @ Theater Feature

大 夢如何與現實接軌?

大夢過後掌控命運?

作為《漁港夢百年》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大夢初

首二部曲上演時,陳曙㬢曾接受訪問,提到香港

醒 」, 承 接 著「 噩 夢 連 場 」, 故 事 由 97 回 歸 起

「百年繁華不過是一場夢」,指香港的繁華是向

至 2017。 在 這 十 年 間, 半 人 半 魚 的 主 角 盧 亭,

英國借來的短暫美夢。他解釋香港由一個漁村發

對自己的身份、族群命運等有著與以往不同的看

展成現時這樣一個夢幻之地,世界金融中心,感

法。「大夢初醒」是自己真正的醒覺。黃國鉅表

覺 很 不 真 實 。「 發 展 期 間 ,一 切 東 西 也 是 其 他 人 、

示這齣戲中發生的事大家也很明白,故此在內容

國家所給予,而非香港自身發展出來,當中有好

方面不需要集中在歷史描述,「而是主角盧亭在

有壞,成就了香港,就像是做夢般。所以在這齣

這些事中所作的決擇,於不同力量、想法之間周

劇 中, 我 會 以 夢 百 年 的 立 場 創 作, 以 夢 作 為 動

旋,藉此表示香港人心態上的轉變。」

詞,夢到百年的事,而不是單純百年的夢,結束 了一般。」黃國鉅對於香港的繁華夢,認為是只 得百多年的短暫繁華,是短暫的夢境,而夢醒後 則仍然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像是我們以為一 些政策及常識的認知、承諾也不過是場夢來的, 現在夢醒了,是時候要面對了。」 《漁港夢百年》講述盧亭與這漁港的歷史及命運, 陳 曙 㬢 坦 言:「 我 們 沒 有 能 力 去 告 訴 觀 眾 命 運 是 怎 麼 一 回 事, 應 該 如 何 掌 握。 但 希 望 從 歷 史 去 觀 照 當 下, 從 中 得 到 一 些 線 索 去 想 像 未 來。」 他 提 到 自 己 不 是 想 找 答 案 來 為 此 下 定 論, 而 是 希 望 與 觀 眾 一 同 思 考, 尋 找 一 條 出 路。 黃 國 鉅 也 認 同 掌 控命運是個大難題,「在雨傘時我們嘗試這樣做,

首二部曲均利用了一些與大家既有印象不同的角

但始終未能如願。現在變成了等待,等中國改變,

度來演繹某些角色,例如孫中山或司徒華,陳曙

但 這 不 是 掌 握 自 己 命 運 的 方 法。」 他 補 充 除 了 具

㬢解釋到這種處理建基於真人真事、再混合了他

體 行 動 外, 心 態 的 調 整 亦 很 重 要,「 心 態 上 認 了

們的看法來展現人物。「今次第三部曲所涉及的

輸, 認 為 沒 辦 法 勝 出, 便 是 放 棄 了。 事 實 上 運 動

歷史最接近我們,故此我嘗試用一種不同的方法

做 成 的 失 望, 其 實 是 不 合 理 的, 是 我 們 期 望 過 高

去表現,而非只重現發生過的事件。我們不希望

罷了,希望數十天便能成功,這是不設實際的。」

告訴觀眾誰是好人或壞人,而是希望觀眾多加思

當我們面對一些難題,縱使人們未必能掌控甚麼,

考。」黃國鉅也表示,由於第三部曲述說現今,

但至少可以調整心態學習如何去面對。

很多當事人尚在生,他不希望對他們進行評價, 「 重 心 反 而 是 放 在 他 們 的 想 法, 如 何 影 響 了 主

大夢過後的崩壞與身份重建?

角,影響了香港人。」他希望採用不同的手法來

面對最近香港社會時事,陳曙㬢表示擔心是一定

處理這段時間,不會直接評論,借用盧亭這虛構

有的,「近年發生了很多事,看到香港價值正在

的角色,給觀眾更多想像。

崩壞當中。」他特別提到與他同年代的人,很多


13

a 導演陳曙㬢 b 編劇黃國鉅

都有種無奈感。「並不是說以前有多好,但當對

樣 做, 所 以 能 看 到 不 少 本 土 派 青 年 人 開 始 走 出

照過往所發生的事,很容易便看到很多價值觀也

來。」這也解釋了今次演出的演員大多是二十多

走向崩壞的局面。」故此他認為做劇場的便是把

歲的青年人的原因,他們都受近年發生的運動影

自己看到的情況呈現出來,期望有些行動者或思

響,改變了他們對社會的看法。陳曙曦希望透過

考的人能從中得到啟發。黃國鉅表示自己對將來

他們對當時人物的演繹,引發他們與觀眾一起深

經已由擔心、轉變成預計還會有甚麼壞的情況出

入探索這段歷史。黃國鉅提到對於身份認同,三

現,「所以在劇中或多或少會反映到一種比較消

部曲中有著漸進式的不同處理:首部曲是與英國

極的想法。劇中會經常提及到一種叫犬儒主義的

人的關係,盧亭依附於港督尋求協助的關係;二

想法,我最怕的便是人們在心態上變得犬儒,認

部曲中日治時期,給予了契機讓盧亭尋找國家的

為做甚麼也會失敗,變得經不起嘗試與失敗。當

保護,對國家的意識上升;來到三部曲中,便是

一出現這種想法,便會未打先輸了。」

本土意識,對盧亭而言甚麼才是本土。「這也反 映了香港人對本土意識上的矛盾與疑惑,當中有

一直以來,陳曙㬢觀察到香港人對身份的定義十

不少的搖擺,而所謂本土化的過程中,不斷排除

分模糊,雖夾雜在中西文化中成長,但又不是英

整體割離他者的情況下,到最後又會是怎樣呢?

國人,回歸後,卻又不願說自己完全是中國人。

這是我們希望觀眾思考的。」

所以借用了傳說中半人半魚的人物,暗喻港人的 矛盾感。「香港人可能是永遠也找不到自己的身 份,但近年青年人開始對『香港人』這個身份多 了 不 少 認 同 感, 可 以 看 出 是 個 趨 勢。 大 家 也 不 再 甘 於 被 統 治, 被 灌 輸 思 想, 被 安 排 將 來 要 怎

天邊外劇場《漁港夢百年》 第三部曲「大夢初醒」

日期:21/2 ﹣ 2/3/2018(20:00) 地點:牛棚藝術村十二號單位 (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 63 號) 票價:$200 / $160


14

藝人談 @ 戲劇 專題故事

Interview @ Theater Feature

現實比戲劇更荒誕 ── 訪《大學之烈火青春》導演鄧智堅 ■ 文:梁蔚澄 ■ 攝:陳焯煇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耳熟能詳、教人立身處世的儒家古訓,出自與《論語》、《孟子》、《中庸》 合稱「四書」的《大學》,但大家可曾想過這些彰顯至善的教誨經歷過千年洗禮後,在當今是否已被眾人付之一笑? 編劇及導演鄧智堅繼 2016 年創作的《論語》——以應屆 DSE 考生在補課時與老師的對答中思考學問、教學、社 會等議題後,大家可曾想過那班學生的去向是怎樣?是次香港藝術節與鄧智堅再度合作,延續他們的故事,《大 學之烈火青春》(下稱「大學」)講述一班大學生、教授與警察如何追尋自己的理想及面對社會事件之態度;另 一部《中庸之幸福學堂》(下稱「中庸」)則是描繪成家立室後的年輕人,如何為自己及下一代尋找幸福。


15 與現實連結的「學問三部曲」 鄧智堅對他的三部作品這樣解說:「我會稱之為

會 被 衝 擊 等 事 件。「 其 實 你 也 看 見 大 學 每 個 月

『 學 問 三 部 曲 』, 中 學、 大 學 及 生 兒 育 女 後 的

也 有 新 聞, 這 幾 天 也 有, 不 斷 的 更 新, 而 我 們

P l a y g r o u p 。有 部 分《 論 語 》角 色 延 伸 至『 大 學 』,

一 路 綵 排 ,一 路 被 新 聞 衝 擊 。所 以 我 會 形 容『 大

而 大 學 指 升 上 大 學 的 人, 亦 有 投 身 社 會 的 人 及

學 』 這 部 作 品, 裏 面 的 角 色 及 事 件, 與 香 港 這

『 唔 知 係 唔 係 』大 學 的 副 學 士 。」兩 年 前 創 作《 論

幾 年 經 歷 的, 是 同 步 呼 吸。」 恰 巧 的 是, 訪 問

語》,是為了要呼應現今社會而誕生的舞台劇,

的 前 幾 天 ,發 生 了 浸 會 大 學 語 文 政 策 爭 議 事 件 ,

今年的「大學」就是探討這個階段的年輕人面對

學 生 與 校 方 的 衝 突, 和 劇 中 描 繪 不 同 角 色 的 割

社會事件的不同面向,當中有些角色比較激進,

裂 互 相 呼 應 着, 當 我 與 一 眾 演 員 訪 談 時, 大 家

有些較像旁觀者。此劇回應時事,所以劇中的學

亦不禁慨嘆「情節咁似」、「咁貼緊嘅」。

生及教授會涉及學生會的日常、旺角騷亂、校委

a


16

藝人談 @ 戲劇 專題故事

Interview @ Theater Feature

現實比戲劇更戲劇化 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曾言:「有時候真實比小說 更荒誕,因為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 實 有 時 毫 無 邏 輯 可 言。」 雖 則 電 影、 戲 劇 常 有 「意料之外」的發展,但總要在一個特定的框架

己寫的,你會驚覺,嘩,事情不用那麼熟口熟面

下進行,否則觀眾也會割凳離場,可是面對政治

吧,但現實是上天寫的劇本比我更戲劇化,特別

事件、政府的戲碼,我們或許沒有這樣憤然離場

是香港這幾年發生的事。」

的選擇。鄧智堅笑言:「我時常說,『大學』這 個劇本我其實寫了三分二,有三分一都是香港自

劇 中 由 演 員 黎 樂 恆 飾 演 的 一 賢, 角 色 是 較 為 熱 血、主動,勇於追尋自己的理想,當其他中六的 同學只顧考試和玩樂時,他已參與社運,及後更 成為大學的學生會主席。他說:「隨著第二、三 集的發展,角色經歷接二連三的挫敗後,其領袖 特質開始褪色;社會開始對他為追求正義而行使 的暴力作出批判。個人的領袖特色,會隨時間及 民意動向而逐漸改變。」在中學時像兄弟般的肥 腸(溫子樑飾),上不了大學而選擇「當差」, 兩人的立場像是對立,當再次相遇時掀起不一樣 的火花,這樣的關係亦不禁令人聯想在現實社會 中出現的狀況。他說:「這些年,我們也曾經歷 過不同的事件,而這次像是特別為某一部分的年 輕人發聲,我更覺得這件事意義重大,因為這次 真的以香港作為背景,用真實發生的事闡述不同 角色的取態,相比其他翻譯劇或虛構劇中的年輕 人 追 求 公 義, 對 抗 成 長 的 故 事, 更 加 貼 身 及 重 要。」 演員袁富華飾演熱心參與社運的大學新聞系教 授, 時 常 給 予 一 賢 意 見, 無 論 教 授 的 立 場 是 怎 樣,被認為是保守還是虛偽也好,劇中因角色的 看法及選取的方法不同,割裂由此而生。他表示 此劇的出現或許是大家經歷雨傘運動及一連串事 件後,互相了解的契機,亦是時候處理一路以來

b

避而不談,沉澱已久的思緒。


17 弱 冠 之 年 卻 現耆艾之態 為了更真實地呈現出人物心態,創作團隊以工作 坊和遊戲方式了解大學生的想法,鄧智堅解說: 「你會發現原來你在電視上看見的大學生,與現 實接觸的是兩種不同形象。電視上呈現的可能已 是最激進,事實上不少大學生生活太忙,如要應 付功課、考試、實習等,睡眠時間亦不夠,想關 心 時 事 也 像 是 有 心 無 力。」 不 過 令 他 最 驚 訝 的 是,大部分大學生比他想像中更灰心,對未來的 寄望及就職、前景問題都表示暗淡。明明是弱冠 之 年 ,卻 像 似 步 入 夕 陽 。「 好 像 有 中 年 危 機 一 樣 ,

灌輸這些觀念給我們,但現在又有幾多可做到,

未 入 行 先 衰 老 」。 鄧 智 堅 為 這 些 年 輕 人 感 到 痛

又或者是環境不容許你做到?而我們又要堅守及

心,因為即使他們心有抱負,卻因為社會環境,

傳遞甚麼價值觀給我們的下一代?」面對政治空

未入行已先嚇怕,不敢去想像未來。

間的收窄,社會沉鬱愁緒及無力感日增,鄧智堅 希望以此緊貼時代的戲劇,讓「大家反思而作出

在 紛 擾 的 社 會尋找立身之處?

a 授,時常給予一賢意見,劇中因

袁富華飾演大學新聞系的潘教 角色質與眾人的看法及選取的方 法不同,割裂由此而生。

b Karen,她說角色是個聰明敢言、 張 惠 雅 Regen 飾 演 大 學 生 有立場的女子,是相反的她,因 而要練習不一樣的說話方式。

行動上的改變,就算制度上無力改變,但自己對 自己,及對下一代可有所感染。」

「大學」可說是比較正劇一點,硬橋硬馬,顧名 探 討 比 較 嚴 肅 的 議 題 ,如 學 童 自 殺 。雖 然「 中 庸 」 稍後才上演,但這學問三部曲皆帶出一個問題, 學問與處世的關係、作用和價值。他說:「《論 語》、《大學》、《中庸》當中很多儒家思想及 做人道理,其實我們兒時已常聽,父母、老師也

c 席,較為熱血、主動,個人性格

黎樂恆飾演的一賢為學生會主

思義,烈火青春;而「中庸」則帶點黑色幽默, 46th 香港藝術節 《大學之烈火青春》 日期:24-25,28/2,1-3/3/2018(20:00) 25/2,4/3/2018(15:00)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票價:$260 / $160

會否隨時間及經歷而逐漸改變? 演員黎樂恆表示這次劇目與別不 同的是,以香港作為背景,用真 實發生的事件闡述不同角色的取 態,比其他翻譯劇或虛構劇中的 年輕人追求公義,對抗成長的故 事,更加貼身及具重要意義。

c


18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仁云 亦云

藝術大爆炸只是密集而已? 二 月, 一 來 較 少 日 子, 二 來 農 曆 新 年 假 期 佔 去

又 怎 算 普 及? 何 況 人 家 的 重 點 本 來 就 是 做 生 意, 且

了 不 少 日 子, 大 部 份 人 都 會 參 與 不 同 的 親 友 聚 會,

是 有 一 定 經 濟 能 力 才 幫 襯 得 起 的 生 意, 又 何 苦 一 廂

所以藝術文化界普遍較少在二月期間舉辦矚目的活

情 願? 拍 賣 行 的 預 展、 一 街 的 畫 廊, 連 入 場 費 都 不

動, 加 上 好 戲 在 後 頭, 自 從 一 年 一 度 的 大 型 藝 術 博

用,豈不更具藝術普及化和教育意義?

王天仁

覽會 Art Basel 多於 3 月下旬舉行後,不少藝術活動

生於香港,2000 年畢業 於中文大學藝術系,擅 將撿來的廢木卡板創作 卡通動物造型的木雕, 超過十年藝術教育工作 經驗,游走於不同類型 跨 界 合 作, 熱 愛 知 識、 信念、創意和實踐。

都希望在同期發生,因此出現了被圈內人戲稱為「藝

大爆炸不夠爆

術 大 爆 炸 」 的 一 個 月; 排 得 滿 滿 而 又 相 當 吸 引 的 藝

相 反, 既 然 是 藝 術 博 覽 會, 也 辦 了 好 幾 屆 了,

術 活 動 排 山 倒 海 而 來, 配 合 媒 體 和 社 交 網 絡 推 波 助

參 展 商 帶 來 的, 除 了 是 希 望 大 賣 之 作 品, 夠 爆 的 作

瀾, 總 能 一 時 間 使 香 港 浸 沒 在 濃 稠 的 藝 術 氣 氛 中,

品 有 麼? 所 謂 博 覽 會 嘛, 就 如 世 界 博 覽 會 那 樣, 該

儼如世界藝術大都會。

總 有 些 令 人 耳 目 一 新 甚 至 譁 然 的 東 西? 美 食 博 覽 起 碼 都 有 些 我 們 不 曾 嚐 過 的 奇 特 風 味, 然 而 今 時 今 日

藝 術 博 覽 = 書 展? 家 品 展? 美 食 博 覽?

Art Basel 展 出 的, 不 少 見 慣 見 熟 之 餘, 更 是 城 中 普

香 港 會 議 展 覽 中 心, 除 了 是 Art Basel 的 展 出

是 前 衛 的 東 西 了, 如 果 小 弟 期 待 Art Basel 能 帶 來

場 地, 平 日 幾 乎 每 天 也 在 上 演 著 不 同 形 式 的 貿 易 活

些 具 震 撼 性 的 作 品, 就 如 杜 象 想 當 年 的 尿 兜 那 樣,

動,例如:書展、寵物展、家品展、珠寶展、升學展,

是 否 不 切 實 際 的 奢 想? 如 果 藝 術 大 爆 炸 是 指 密 集 程

環保展、美食博覽等等,這些活動的目標相當明確,

度 而 不 是 威 力, 難 免 讓 人 有 種「 到 喉 唔 到 肺 」 的 失

就 是 做 生 意 ─ ─ 或 現 買 現 賣、 或 推 廣 宣 傳、 或 招 商

落……

合 作 之 類, 若 果 說 以 一 年 一 度 的 書 展 推 動 本 地 閱 讀 風 氣、 以 美 食 博 覽 教 曉 大 眾 識 飲 識 食、 以 家 品 展 引 發 我 們 思 考 生 活, 聽 起 來 也 有 點 言 過 其 實 吧? 那 藝 術 博 覽 呢? 每 年 出 現 之 時, 社 會 又 抱 著 甚 麼 心 態 來 對待?主流媒體多年來說來說去不外乎三幅被:一. 參 展 的 單 位 共 超 過 xxx、 二.xxx 間 全 球 知 名 的 畫 廊 及 藝 術 家 參 與、 三. 作 品 總 值 xxx、 成 交 額 預 計 達 xxx、 四. 預 計 展 覽 共 吸 引 xxx 人 次 入 場 … 其 實 也 是 十 分 財 經 版 角 度; 不 過 官 方 機 構 有 意 無 意 間, 總 會 以 此 等 數 據 來 說 明 香 港 藝 術 發 展 是 如 何 成 功, 甚 至 有說法指 Art Basel 某程度扮演著藝術普及化的教育 和 推 廣 角 色, 這 未 免 有 點 言 過 其 實, 一 來 Art Basel 是 售 票 活 動, 兩 百 元 左 右 的 入 場 費( 學 生 票 也 百 多 元 ), 比 起 上 述 其 他 博 覽 活 動 廿 幾 三 十 元 的 票 價,

羅 大 眾 也 有 興 趣 的 盛 事, 已 融 入 家 中 的 口 味 就 不 會


19 雕文 嵐女

藝術家在田野:珠三角工廠大考察 一 個 不 是 經 常 上 微 信 的 人, 居 然 在 朋 友 圈 中 看

檢驗程序方面。這些硬件的大型投資隨著年月而貶值,

到 這 個 項 目, 名 稱 中「 珠 三 角 」 和「 工 廠 」 兩 個 字

或潮流使然而不斷需要更新。在利潤壓力下,將來開

眼吸引了我。

發新產品的實驗室員工將會增加,壓力更大,亦無法

我經常去的內地工廠都是與雕塑製作有關。記得

被「參觀」,因為都是人腦運作。不過,我最希望那

在 2001 年㡳,我被委約製作一件大型木雕。可惜以

些如機械臂般,重複性的人手流水作業線快點消失,

當年的預算,在香港進行是非常困難:好的木匠所剩

把年輕人勞動力釋放在更有創意的工作上。

無幾,也價值不菲,但就是沒有下一代接棒,父母都

說 到 創 意, 其 中 老 牌 傢 俱 廠, 隨 著 經 濟 週 期 的

想他們讀工程師、律師,可以「輕鬆」賺錢。那高達

變 換, 現 在 的 生 意 以 內 銷 和 中 東 為 主, 反 而, 之 前

九米的木雕玻璃組件要在四個月內完成,起碼要兩個

的 美 國 老 主 顧 的 訂 單 則 寥 寥 可 數。 第 二 代 掌 櫃 女 留

師傅級的雕匠,加上四、五個木工合作。衡量工資和

美 回 來, 開 始 搞 些 新 設 計, 雖 然 銷 量 不 及 傳 統 的 豪

人力、技巧,我只能在香港找承辦商,在深圳的觀瀾

華 雕 花 美 式 傢 俱( 捧 場 客 為 內 地 和 中 東 富 豪 ), 但

廠房製作。每星期起碼上去三、四趟,早上坐火車過

是 仍 有 上 升 趨 勢。 而 這 些 設 計 不 需 要 大 量 的 雕 花 工

海關再接駁廠車,九點半到廠,晚上七點離開。那些

人, 製 作 也 相 對 便 宜。 綜 觀 廠 內 雕 花 工 人 以 中 年 人

年,不少和珠江三角地區有生意合作的香港人,都很

居 多, 轉 型 的 確 也 是 大 趨 勢。 香 港 的 昨 天 就 是 將 來

明白這種甜苦摻半的滋味。後來,那間木刻傢俱廠也

東 莞 的 寫 照。 再 說, 那 些 富 豪 的 第 二 代 也 會 跟 著 潮

遷出深圳了。城規嚴管,租金上漲都是主要原因,加

流, 趨 向 簡 約 品 味, 到 時 才 轉 型 就 太 遲 了。 雖 說 簡

上工人福利和工資上調,內地廠商的叫價也不再吸引

約, 價 錢 一 點 也 不 便 宜( 起 碼 對 我 來 說 ), 利 潤 想

了,我也少去珠江三角區做作品了。

必 可 觀。 老 闆 想 辦 法 在 如 此 殘 酷 的 抄 仿 競 爭 場 中 掙

這次參觀的工廠分佈在東莞各鎮,產品以衣、食、

扎 生 存, 那 麼, 工 人 們 可 曾 為 自 己 打 算? 國 家 可 為

用為主,多數是高端產品,迎合現代健康飲食、品味

他 們 計 劃? 世 界 工 廠 將 來 會 在 哪 裡 輪 替 出 現? 柬 埔

和電子時代所需。其中一半是非傳統的工廠模式,例

寨?孟加拉?非洲?

如數據庫和生物培菌公司。實體生產的工廠,大部份

有 人 問 藝 術 家 去 工 廠 有 何 意 義? 我 並 不 擅 長 拍

製造都是依靠機械。有趣的是,餅乾和菇菌的包裝部

攝、錄像、錄音或是紀事訪問,現場的味道、温度,

始終是最多工人,只因產品太精緻脆弱,還是人手控

濕 度 和 混 雜 的 聲 音 更 不 是 單 一 媒 介 可 以 模 仿。 藝 術

制得好。不過,他們並沒放棄研發將來的包裝機器。

發 生 在 內 觀 和 外 觀 的 對 印、 對 證 之 間, 在 個 人 主 觀

至於製衣廠和手機殼製作

對 外 界 認 知 的 對 照, 演 變 成

廠, 與 我 在 八 十 年 代 看 到 的

感 想 之 後。 我 不 知 道 這 次 經

香港工廠類似,以人手為主。

驗 對 將 來 的 我 會 有 何 影 響,

一條牛仔褲和一架手機的價

但是這幾天我走在香港的超

格,可能是幾倍的價格差額。

市 中, 對 那 些 菇 菌 和 餅 乾 還

假 設 工 人 薪 金 都 差 不 多, 那

是多看了幾眼;經過服裝店,

麼, 倍 差 就 是 花 在 精 密 的 機

也順手翻看牛仔褲是否來自

械, 大 規 模 的 廠 房 和 反 覆 的

東莞…… 如果我仍生活在內地,也許我是其中一個。

林嵐 中 大 畢 業, 師 承 張 義。 從事女紅,木工,創作, 教 育。 喜 歡 人 類, 更 愛 萬 物。 喜 歡 合 作, 享 受 獨 處。 不 愛 分 是 非, 只 愛思考,漫遊於理性和 情性之間。


20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創作 雜記

學樂理有用嗎 ? 伍卓賢 音樂創作人,喜歡旅遊, 愛好新鮮事物,曾於日 本及荷蘭留學。

在讀書時期和剛畢業後當過一段時間的樂理導 師,主要是教坊間流行的五級和八級樂理,也偶爾教

一首管弦樂,因涉及的東西較複雜,如果你沒有一定 的音樂理論基礎基本上是沒有可能做得好。

過一些較高階和深入的。在香港,我們說「學樂理」,

很多音樂理論其實就是分析某段時期某種曲風

很多人都會理解為「學五級樂理」或「學八級樂理」

的 特 色 然 後 歸 納 整 理, 再 讓 後 人 學 習。 例 如 學 寫 四

然 後 去 參 加 考 試 那 一 種。 除 了 那 些 考 試 所 包 括 的 內

部 和 聲, 如 果 能 嚴 格 跟 隨 那 些 書 本 上 的 規 則, 不 難

容外,其實樂理涉獵的範疇是很廣的,包含了很多不

寫 得 出 類 似 巴 哈 時 期 音 樂 的 聲 音。 有 幾 條 很 著 名 的

同種類的音樂知識。一般坊間考試那種樂理主要包含

規條如「不可以平衡五度」、「不可以平衡八度」、

歐 洲 古 典 音 樂 common practice period 樂 理 的 某 部

「 不 可 以 重 複 使 用 和 弦 中 的 三 音 」 等, 可 能 有 些 朋

分 基 本 內 容, 例 如 怎 樣 讀 五 線 譜 和 數 字 低 音 (figured

友 在 學 習 時 過 分 投 入, 會 以 為 這 些 是 所 有 音 樂 創 作

bass),基本節奏、和弦、音樂織體的認識和編寫等。

的 金 科 玉 律。 但 其 實 那 些 樂 理 規 條 只 是 幫 助 我 們 去

這些知識對我們學習歐洲古典音樂都很有用。但又有

理 解 在 地 球 中 某 一 個 角 落, 歷 史 中 的 某 個 時 期 中 的

人會說,那個某某著名音樂人都不懂樂理啊,也可以

某 一 種 音 樂 風 格 的 特 色。 而 我 會 說 那 種 學 習 是 音 樂

寫出很動聽的音樂,那學樂理又有何用呢?在這個處

思維訓練的一種,在實際創作上沒有很直接的用處,

境中其實包含了幾個問題。首先,不懂樂理都能創作

但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音樂創作與西方功能和聲的

出好的音樂跟學樂理有沒有用是沒有必然關係。例如

基 本。 如 果 因 為 樂 理 規 條 限 制 了 創 作 的 想 像 空 間 那

有說發育時期多打籃球會快長高,但有些人不打籃球

就 很 可 惜。 正 如 爵 士 樂 也 有 些 即 興 理 論 是, 如 果 遇

都會長很高,也有些人經常練習也沒有幫助。但不能

到 某 個 和 弦, 即 興 時 就 要 避 用 某 些 音。 但 同 時 你 也

就說打籃球這行為對長高沒有幫助,只能說沒有必然

可 能 聽 到 很 多 大 師 演 奏 時 都 沒 有 跟 隨 這 些 規 則。 所

的關係。能創作出動聽的音樂有很多因素,其一是天

以 樂 理 規 條 和 實 際 應 用 未 必 很 接 近, 要 真 正 理 解 才

份,也可以是從精彩人生經歷中得出的精華,亦可能

能 發 揮 到 學 習 樂 理 本 身 的 意 義。 有 些 人 不 用 刻 意 去

是他有別樹一格的創作方式。另外也可能是樂種的原

學習樂理但在聽音樂時已經能分析並掌握箇中脈絡。

因,有些樂種如流行音樂,如果只是創作簡單旋律,

不 要 去 羨 慕, 不 要 去 妒 忌, 不 要 和 天 才 比 較, 努 力

對樂理的認識也不一定要很深入。但比如說你要創作

學習還是會有回報的。


21 太陽下 的吞吐

藝術與自由(1) 近 日「 深 港 城 市 建 築 雙 城 雙 年 展 」 其 中 一 件

要 剪 下 半 條 給 老 百 姓 的 人。」 但 記 起 一 個 月 前, 北

巨 型 畫 作《 時 差 》 被 禁 展 出, 皆 因 法 藉 華 裔 作 者 胡

京「 低 端 人 口 」 在 嚴 寒 的 天 氣 下 被 趕 出 家 門, 任 由

嘉 岷 及 妻 子 Marine 在 這 幅 大 畫 中 畫 了 一 張 空 櫈,

他 們 在 舖 滿 白 雪 的 街 頭 自 生 自 滅, 《 半 條 被 子 的 牽

櫈 的 設 計 款 式 就 像 諾 貝 爾 頒 獎 台 上 的 櫈 一 模 一 樣,

掛 》 就 是 在 這 情 境(context) 下 出 現, 它 竟 然 遭 禮

教 人 聯 想 起 2010 年 獲 頒 諾 貝 爾 和 平 獎 的 已 故 文 學

待, 沒 有 被 沒 收, 只 因 它 不 似 藝 術 品。 這 個 美 麗 的

家 劉 曉 波 先 生。 後 知 後 覺 的 地 方 政 府 怕 揹 鑊, 連 隨

誤會,真有意思!

重 新 審 查 所 有 參 展 作 品, 但 凡 有 領 導 人 名 字、 或 者

假 若 我 仍 未 退 休, 必 定 將 這 些 審 查 藝 術 品 的 最

包 含 敏 感 的 符 號、 詞 彙 和 文 字 描 述 等, 通 通 被 抽

新 消 息, 帶 入 班 房 當 教 材, 從 歷 史 角 度 向 學 生 們 講

走, 一 件 不 留, 寧 枉 勿 縱。 過 了 兩 天, 這 幅 畫 在 關

解獨裁者如希特拉、毛澤東、列寧等人如何看藝術?

帝 廟 外 牆 上 的《 時 差 》 最 終 被 藍 色 油 覆 蓋 了, 變 成

他 們 怎 樣 對 待 藝 術? 學 生 肯 定 有 興 趣 聽。 然 後 我 會

了 一 幅 藍 色 畫, 似 足 1960 年 Yves Klein 的 大 作

試問學生一個問題:倘若你是這班藝術家其中一人,

《International Klein Blue 191》, 不 知 道 住 在 裡

你 會 有 何 感 受 和 反 應? 可 從 表 達 權 利、 高 壓 禁 制、

面 的 關 二 哥 是 否 喜 歡 西 洋 畫? 擁 有 刀 槍 大 炮 的 當 權

政 治 藝 術、 人 權 自 由、 公 民 責 任、 社 會 現 實、 藝 術

者, 竟 然 怕 一 張 空 櫈 的 圖 像, 為 甚 麼? 說 到 底, 它

價 值 這 些 角 度 去 思 考 …… 你 將 如 何 反 抗? 從 這 些 問

只 不 過 是 一 件 藝 術 品, 有 夠 諷 刺 嗎? 同 時, 旁 邊 還

題 開 始, 批 判 思 考 就 由 此 展 開, 這 不 是 很 貼 地 的 教

刻 意 安 放 了 一 座「 治 安 執 勤 亭 」 看 管 住 它, 怕 觀 眾

育 嗎? 誰 敢 再 說 學 藝 術 史 很 悶? 權 力 與 美 學, 這 個

行近這幅藍色牆,OMG ! 真是匪夷所思,崛起的強

富 爭 議 性 的 話 題, 永 遠 有 說 不 完 的 故 事。 可 惜, 這

國,你究竟怕甚麼?

些機會不再。

同 一 時 間, 在 北 京 宋 莊 另 一 個 名 為「 思 想 —— 後 代 藝 術 展 」, 同 樣 遭 到 審 查, 在 偌 大 的 展 場, 只 剩 下 一 件 題 目 為《 半 條 被 子 的 牽 掛 》 的 作 品, 其 他 創 作 全 部 被 強 行 帶 走, 無 得 留 低。 這 展 覽 籌 備 了 半 年, 臨 開 幕 前 兩 日, 當 局 要 求 撤 銷 整 個 展 覽, 理 由 是 藝 術 品 很「 敏 感 」。 在 威 權 統 治 下, 大 班 警 察、 便 衣 來 到 展 場, 堵 住 各 個 入 口, 不 准 觀 眾 進 場, 在 這 種 境 況, 試 問 一 班 策 展 人 和 藝 術 家 們 可 以 做 甚 麼?奇怪的是:為甚麼這件一半被子被懸掛在天花, 一 半 放 在 地 上 的 作 品 不 被 帶 走? 作 者 吳 玉 仁 猜 想 他 們 不 認 為 這 是 一 件 藝 術 品 吧, 他 們 帶 走 的 全 都 是 傳 統 的 雕 塑 和 繪 畫。 其 實,《 半 條 被 子 的 牽 掛 》 的 意 念 來 自 習 近 平 在 紀 念 紅 軍 長 征 勝 利 80 周 年 大 會 中 所 講 的 一 個 故 事:「 共 產 黨 就 是 自 己 有 一 條 被 子, 也

楊秀卓 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 學系,曾任教中學視覺 藝術科十八年,參加過 多次聯展及個展,兼擅 繪畫、雕塑、裝置藝術、 行 為 藝 術、 演 戲、 陶 瓷 等。 十 多 年 來, 不 停 參 與多個大型社區藝術活 動, 對 象 多 為 年 輕 人, 近年則轉向以藝術介人 城市空間和社區,探討 人與環境的關係,並反 思自主生活的可能性。


22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 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

電郵 : prism@arts-news.net 電話 : +852 2111 1192 傳真 : +852 2975 3146 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 文:袁潔敏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協助統籌,該 會由專業藝評人組成,網址:

www.iatc.com.hk

從澳門城市藝穗節觀看表演藝術 如何旁述、介入、聯繫社會

放眼全球,藝穗節於近年漸成為城市裡常見的藝術節目。若節目規劃成熟,像台北藝穗節和愛 丁堡藝穗節,它可為城市帶來龐大的旅遊經濟收益。很多表演藝術家也藉此平台把大膽、富實 驗性的製作放到藝穗節劇場內,製作人同時也遊走在場地之間,尋找值得投資、具有市場潛力 的演出。百花齊放的藝穗節令作品不只留在平常酒吧地牢或是工廠倉庫的小劇場內,更是遍佈

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過,當藝穗節發展規模大得有多達百餘個表演場地,每天有數百個節目, 吸引成千上萬從世界不同地區而來的旅客、製作公司和藝術家前來參與,它等同將城市變成了 一個大型藝術市集,談的不只是文化和藝術,更是商業價值、市場策略和資本。在這情況下, 城市藝穗節如何與當地社會連結,展現到城市獨有文化,卻成了另一個難題。 第 十 八 屆 澳 門 城 市 藝 穗 節 以「 全 城 舞 台, 處

而不是當地觀眾的母語──粵語,觀眾忙於把文

處觀察,人人藝術家」為理念。它的演出數量和

字消化,加上發音上的不準確,令兩方的觀眾無

規模的確不如其他大中華區的藝術節,整個藝文

法聽清另一方的內容,過程失卻原有趣味。後者

節也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但它的可貴之處,在

則是三個由香港、日本兩地合作的演出。表演者

於節目的鋪排和題材上的選擇,以不同形式、特

背景多樣化,來自日本的 Namstrops 由前體育老

定場域和主題,回應澳門社會的狀態和轉變。

師組成,日常運動組成一套充滿力量的動作,在

一 方 面, 部 分 節 目 依 然 以 傳 統 劇 場 的 方 法,

舞台上全力奔跑的姿態讓人熱血沸騰。而香港的

由表演者直接向觀看者表達創作人對於這個社會

不加鎖舞踊館,先以工作坊召集當地人成為表演

的 想 法 ,例 如 ,在 舊 法 院 大 樓 上 演 的《 碰 而 不 見 》

者, 到 了 演 出 最 後, 更 會 邀 請 觀 眾 到 台 上 共 舞。

和《 三 段 式 動 能 》。 前 者 要 求 觀 眾 先 分 成 兩 邊,

這種人人也可參與的藝術形式值得鼓勵,但可能

背對背靠坐著,唸出投影在白牆上的字句。這種

是燈光、音樂、舞台設置都營造了一個很正式的

緊靠著但又互不相識的觀眾關係,呼應現在都市

演 出 氣 氛 ,令 參 與 者 於 台 上 也 顯 得 緊 張 和 不 自 在 。

人依賴科技的虛擬互動。觀眾唸了大半個小時意

最後一段由日本和香港舞者共同編作一部精彩的

義 曖 昧 的 文 字 後, 屏 幕 上 出 現 了 對 觀 眾 的 批 判

演 出, 再 一 次 告 訴 觀 眾, 藝 術 能 打 破 語 言、 文 化

──你順從地把那些字句統統唸出來,像一個機

界限。

械人,而社會就充斥著像你一樣的機械人。這批

另 一 方 面, 藝 術 也 不 只 局 限 於 表 演 場 地

判套用於風氣也比較保守的澳門社會,更令人印

內。 澳 門 城 市 藝 穗 節 有 不 少 場 域 特 定(Site-

象 深 刻。 唯 一 的 缺 點 是, 牆 上 投 射 的 都 是 英 文,

specific) 的 演 出, 以 藝 術 直 接 介 入 澳 門 社 會。


23

《 倒 行 激 思 》 由 旅 客 必 到 之 地 ─ ─ 議 事 亭 前 地 出 發, 參

時 間, 你 也 可 以 吃 抽 獎 得 來 的 宵 夜 零 食, 和 其 他 參 加 者

加 者 必 須 保 持 沉 默 ,眼 看 前 方 ,隨 著 大 隊 緩 緩 地 倒 後 行 ,

玩 遊 戲, 拉 近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距 離。 製 作 團 隊 更 製 作 了 小

打 破 堆 滿 了 遊 客 和 手 信 店 的 大 街 的 日 常, 一 直 走 到 大 三

冊 子, 介 紹 其 他 同 樣 是 城 內 具 有 歷 史 價 值 的「 酒 店 」,

巴 頂 點 才 正 式 結 束。 這 條 路 線 直 接 穿 越 澳 門 最 繁 忙 的 街

讓 大 家 可 以 認 識 更 多 澳 門 的 舊 事 物, 而 不 只 是 賭 場、 豪

道, 從 緩 慢 和 專 注 的 倒 後 行 中 以 一 個 新 的 視 點 觀 看 那 習

華 酒 店 和 手 信 店。 唯 一, 但 又 是 非 常 關 鍵 的 問 題 是 澳 門

以 為 常 的 喧 鬧 。而 這 樣 的 行 為 藝 術 ,想 當 然 也 得 到 注 目 ,

太 小, 交 通 也 太 方 便, 而 活 動 中 也 沒 有 足 夠 誘 因 讓 住 客

被 討 論、 指 點。 有 人 拍 照, 有 人 揮 手 尋 求 回 應, 也 有 人

們 忍 受 寒 冷, 願 意 在 沒 有 照 明 系 統、 高 床 軟 枕 的 舊 建 築

懷 疑 是 邪 教 活 動 云 云; 參 與 者 沿 路 聽 著、 看 著 街 道 行 人

中 留 下, 度 過 一 個 晚 上。 當 抽 獎 結 束, 眾 人 可 以 自 由 活

的 評 頭 品 足, 從 而 被 娛 樂, 或 是 啓 發 思 考。 誰 是 表 演 者

動後,可見不少人也收拾行裝回家去,實在有點可惜。

/觀看者的分界線也不易說清。

這 屆 澳 門 城 市 藝 穗 節 的 節 目 多 元 化, 藝 術 形 式 也 打

除 了 會 獲 得 注 目 的 公 共 空 間, 也 有 節 目 於 特 定 建 築

破 了 固 有 表 演 藝 術 的 界 限, 嘗 試 不 同 的 可 能 性 去 回 應、

物 進 行, 發 揮 場 地 本 身 獨 有 的 文 化 價 值, 推 動 城 市 的 文

介 入 現 在 澳 門 的 社 會 狀 況, 也 讓 參 與 者 看 到 這 小 城 的 不

化 保 育 意 識。 明 日 和 合 製 作 所 的《 可 以 睡 覺 》 將 前 樂 團

同 面 貌。 日 後 我 更 期 待 澳 門 城 市 藝 穗 節 能 有 更 多 澳 門 本

辦 公 室 的 舊 建 築 化 身 成 酒 店, 住 客 要 為 其 他 住 客 提 供 像

土 藝 術 家 加 入, 以 他 們 的 角 度 發 出 之 於 這 個 城 市 更 地 道

是 擁 抱、 說 笑 話 等 服 務 去 賺 取 代 幣, 購 買 娛 樂 用 品 和 抽

的聲音。

獎。《 可 以 睡 覺 》 確 實 地 讓 參 加 者 在 建 築 內 睡 覺, 但 同


24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 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

電郵 : prism@arts-news.net 電話 : +852 2111 1192 傳真 : +852 2975 3146 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1B 室

《莎拉.肯恩三十六景》——《4.48 精神崩潰》的「書寫」與「三十六景」

■ 攝:張志偉

《莎拉.肯恩三十六景》(下稱《三十六景》)為進劇場繼 2016 年《莎拉.肯恩在 4.48 上書寫》(下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協助統籌,該 會由專業藝評人組成,網址:

稱《4.48》)搬上舞台。《三十六景》以日本江戶時期畫家葛飾北齋的畫作《富嶽三十六景》為創作

■ 文:蔣鎮鴻

www.iatc.com.hk

稱《書寫》)後,再次將莎拉.肯恩(Sarah Kane)的遺作《4.48 精神崩潰》(4.48 Psychosis,下 概念,展現了導演兼演員陳麗珠對《4.48》再一次的思考與探索,製作在佈景、演繹方面,都與《書寫》 有迥異之處。與《書寫》相比,《三十六景》雖然在表演方式上作出更多嘗試,也嘗試對文本作出另

一種詮釋,但「三十六景」與莎拉.肯恩和《4.48》之間的創作關係,卻帶來不少未解的疑惑與問號。 陳麗珠兩次將《4.48》搬上舞台,但演出的中文名

對話,呈現病人(陳麗珠)與醫生(樂師)的關係,

稱均不沿用「4.48 精神崩潰」之文本標題,而《三十六

展現了外界對主角的影響。主角個人的清醒與瘋狂,

景》的英文名稱更改為《Viewing 4.48》。命名源於日

與外界的刺激有密切的關係。而《三十六景》的形體

本畫家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作品以四十六幅畫作

設計,不乏操控與被操控的意味。演出新增了一名黑

展現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的四季景象。

[1]

按照進劇

衣女子,在演出開始時,黑衣女子取出一骷髏戲偶,

場的宣傳,《4.48》則是「英國當代劇作家莎拉.肯恩

慢慢於舞台上的走道行走,陳麗珠其後才出場;當陳

從凌晨 4 時 48 分的啟悟出發,外觀內遊生之四季,以

麗珠唸出並以手電筒凌空畫出「RSVP」、「ASAP」的

絢爛暴烈的詩篇畫破愛與瘋狂,一字一景,故事中另藏

對白後,黑衣女子手拿出白色戲服,陳麗珠再與白衣

故事,創造了後戲劇文本的典範。」

[2]

「四季」是連

互動;其後黑衣女子又取出寫着文本中「100 / 93 /

結《4.48》與《富嶽三十六景》的共同字眼,文本中所

86」等減數的白紙,令陳麗珠一直與白紙互動,主角

呈現對於生命的狂戀與苦痛,確實如四季一樣歷盡枯榮

的清醒與狂亂,都似是由黑衣女子掌控。另外,當陳

的過程,尾段陳麗珠換上紫色戲服,亦似象徵四季之末

麗珠走往舞台右方的鋼琴時,其中一位樂師走到她身

的凋零與向生命告別的訣別意味。在「四季」以外,演

後,並將她的手放在不同琴鍵上彈奏,其後二人同坐

出亦運用不少東方元素,例如以舞踏的動作配合演繹;

琴前,配合對白彈琴,最後只剩陳麗珠一人在琴前。

而先後出現的白色和紫色戲服,亦明顯與和服相似,

由此可見,主角「清醒」的思考,可能只是經過他者

但演出卻似乎未有其他元素令人感受《4.48》與《富嶽

操控或支配的結果,而並非真正「清醒」。但操控者

三十六景》有密切的關係,令人觀後頗感疑惑。

與被操控者之間,又沒有明確的分野:樂師看似操控

《三十六景》對文本的詮釋,比《書寫》中更為 觀賞場次:

進劇場《莎拉 ‧ 肯恩 三十六景》 2017 年 12 月 16 日 8:00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陳麗珠的動作,但後來卻離開鋼琴,繼續由陳麗珠彈

複雜。雖然是同樣的文本,但可見陳麗珠對文本的深

琴 及 演 出; 其 後 陳 麗 珠 在 舞 台 唸 出 有 關 宗 教 的 台 詞

入思考,為觀眾提供了另一重解讀的角度。《書寫》

(「Why am I stricken? / I saw visions of God」)時,

着 重 在「 書 寫 」 的 過 程: 舞 台 上 只 有 陳 麗 珠 一 位 演

戴上了狀似荊棘冠的頭飾,黑衣女子在她的各個方向,

員,除此只有其中一位樂師以聲音與舞台上的陳麗珠

模擬同一樣的肢體動作,黑衣女子亦似不是一味支配


25

[1]

資料來源:

[2]

主角,反像是同受某種支配。由此可見,樂師與黑衣

感染觀眾的力量。

女子可能只是主角的不同面向,困囿在主角個人的思

《三十六景》的舞台設計比《書寫》更為抽象。

想之中,操控者與被操控者都是主角自我意識的爭鬥

《書寫》的佈景、燈光、服裝以慘白色彩為主調,白色

與矛盾,所謂他者亦可能只是主角本人的心理鬥爭。

的磚牆、以鋼板造成的舞台,令人聯想起病房、醫院

《三十六景》偏向呈現「敍事者」個人內心的狂亂狀

等地方。 [4]《三十六景》的舞台相對更為封閉,不再橫

態,文本中各種聲音,似是經過自我意識過濾後,再

亘於兩邊觀眾席之間,鋼板與磚牆變成一長方體建築,

次向內心發出的質疑與挑戰。

色彩由慘白變為深沉的啡色,但啡色以外明顯還有其他

兩次演出對文本的詮釋迥異,呈現方式亦有所不

色彩摻雜其中,模糊不清。建築的右方有一梯級,中間

同。較之《書寫》,《三十六景》加入了更多的表演手

有一篇無門的缺口,有一狀似時裝表演的走道,一直向

法,亦對文本所呈現的心理狀態再作詮釋,可見陳麗珠

觀眾左方延伸,隔開了下層觀眾席左方與中間。觀眾席

對文本、演出的多方探索。陳麗珠在《書寫》的演出中

的中間與右方沒有走道以隔開,但卻放置了一座鋼琴。

不時舉起右手,模擬寫字的動作,配合如病院的舞台設

陳麗珠於演出期間會遊走於走道、左方的觀眾席、鋼琴

計,令坐在舞台兩邊的觀眾,彷彿在見證文本中的「敍

等處。雖然陳麗珠活用了劇場的空間,但是除了坐在上

事者」在治療精神病症之時,書寫這個文本的經過與心

層與下層最高一行的觀眾的視野會比較清晰外,大部分

境變化。現場演奏的音樂時而靜默,時而激昂,表現角

觀眾的視野,不多不少都會被其他觀眾阻擋,坐於左方

色糾纏於清醒與狂亂之間的境況。《三十六景》中的陳

的觀眾會看不清陳麗珠在右方鋼琴與樂師互動、彈琴的

麗珠,依然會模擬書寫的動作,但卻同時作出撥開障礙

動作,右方的觀眾亦容易被左方的觀眾阻擋了望向左方

的動作,暗示「書寫」過程遇到干擾,同時加強了音樂

走道與觀眾席的位置。無論是陳麗珠有意限制觀眾的視

的份量,亦利用舞踏等形體動作,以及上述戲偶、荊棘

野 [5],還是場地本身的限制造成觀眾視線受阻,以上的

冠、和服等道具,突顯主角狂亂的心理狀態。陳麗珠在

情況確令觀眾對演出的了解與投入程度造成頗大影響,

《三十六景》自述中表示,她希望是次演出能呈現文本

也浪費了台前幕後設計形體、舞台的用心。

中情緒狀態的跳躍,讓觀眾發揮想像。[3] 演出中確實以

進劇場於《三十六景》對《4.48》有全新的思考

不同的方法展現上述概念,但相較起來,《書寫》以

與探索,其實正與莎拉.肯恩對戲劇語言的探索不謀而

靜默與激昂的音樂,配合慘白的佈景,比《三十六景》

合。演出的處理雖不及《書寫》簡潔有力,「三十六景」

更能帶出文本中精神清醒與狂亂的張力,《三十六景》

與文本本身的關係亦不易理解,但演出依然讓人體驗肯

的詮釋與演出效果相對比較複雜,反而減輕了文字本身

恩的文本於劇場中的多重可能。

宣傳文字來源:

[3]

羅妙:〈想像力的情緒體操: 陳 麗 珠 演《 莎 拉. 肯 恩 三 十 六 景》〉。資料來源:

[4]

《書寫》的舞台設計,亦令人 聯想至公廁、停屍間以至棺材的 意象。見: (一)賴勇衡:〈《莎拉.肯恩 在 4.48 上書寫》:書寫的溫柔 與暴烈〉一文 (來源:

( 二 )2016 年 5 月 28 日 香 港 電台《演藝風流》節目(該集主 持:洛楓、盧偉力) (來源:

[5]

陳麗珠於進劇場去年另一實驗 演出活動《繪園》中,已對北齋 的《富嶽三十六景》與舞台的關 係作出探索,當中對觀眾的視覺 已有不同的實驗,例如安排一部 分觀眾進入滿佈不同形狀缺口的 房間中,觀看房外各演員的舞蹈 動作;觀眾亦會在另一房間外, 從牆上的破洞觀看房中人物的動 作。 因 此《 莎 拉. 肯 恩 三 十 六 景》對觀眾視覺的限制,有可能 是陳麗珠另一種對於舞台空間的 探索。


xhibition 藝術之書

ook

展覽全紀錄

rt

續、剝削繼續,直至暴動結束。

僅僅改為步行上班,然而生產繼

了,政治冷感的他唯一的改變,

近上班,即便不少打工仔都罷工

然 —— 像梁志和的父親,他明明 就在首個爆發工潮衝突的工廠附

上 與 人 人 相 關, 但 於 現 實 卻 不

其 實 應 該 是 這 樣 的。 政 治 原 則

乎對比極大的距離與落差。

仍 截 然 不 同, 使 彼 此 間 存 在 幾

每 個 人 所 處 的 角 色 不 同, 視 角

與 其 中 ,但 確 實 有 人 不 屑 一 顧 。

史 大 事 裡, 有 人 積 極 或 被 迫 參

安 逸 面 前 不 過 輕 於 鴻 毛。 在 歷

產 階 層 拍 下 的 悠 閒 生 活 照 中,

呈 現 時 卻 像 有 若 無, 在 那 些 中

總是重覆,人性和政權於不同世

概 也 引 起 了 我 的 共 鳴 吧。 歷 史

彷彿他們經歷的動蕩在他人的

也許他賺得了一場暴動為他帶來 與 這 段 歷 史 接 近 過 —— 這種小人 物 的 視 角, 活 在 大 歷 史 中 的 渺 代都相似,一如此時的議會、法

辦 公 室 加 班 到 沒 日 沒 夜 —— 對這 些人而言,究竟一場騷動、一場

中、 關 注 手 機 Monster Hunter 裡的蛙歸家沒有,或者無望的在

喊 、 有 人 被 無 理 地 DQ ;但在同 一時間,亦有人窩在家裡沉溺於

壞 的 時 刻, 有 人 聲 嘶 力 竭 的 吶

治、 對 實 踐 民 主 的 幻 想 幾 近 崩

這個作品何以令我感覺深刻,大

小,大概就是這個展覽「那是有

的改變,卻大概從未感受到它曾

又沒有」的源起吧。 在 這 展 覽 中 , 1967 的歷史以嶄 新的方式呈現。都由當年的日常 生活物件、流行文化元素、政事 相關之物拼湊糅合,展現出一外

抗爭,是否真的存在過?

表平靜,實質充滿矛盾的景象。 年的《南華早報》剪報,大大的

一踏入展覽空間,就見到一張當 標 題、 照 片, 直 面 這 場 暴 動 ; 在照片裡後方一個不起眼的攝影

在五十年後的同一天,以黑白底

天空照片,那是他回到多個六七

梁志和在這展覽還展示了一系列

唯照片下方的文字,卻將焦點放 師,謂他才剛升職,面對這衝突

片 拍 攝 同 一 地 點 的 天 空, 照 片

暴動期間發生炸彈襲擊的地點,

現 場 仍 甚 膽 怯 —— 這樣以小人物 出發的描述,一開頭就為這展覽

的命名源於襲擊同一天發生的平 民和私人事情。照片彷彿使當年

小檔案

定下基調。 展覽中最令我難忘的作品系列,

漠與動亂間的矛盾,至今依舊存 在,而天空依然如故。彷彿人世

與當下產生連結,像當時那些冷

要 數 《 M usi c i n 19 6》 7 。一系 列 燈 箱, 由 兩 部 分 組 成, 背 景

觀 —— 人在大歷史、大世界裡如 斯渺小,幾乎叫天不應、叫地不

日期: 即日至 10/3/2018 時間: 10:00-18:00(星期二至六),公眾假期休息 地點: Blindspot Gallery(香港黃竹坑道 28 號 保濟工業大廈 15 樓)

梁志和「那是有又沒有」

間發生任何事情,人們無論有多

聞,這種承受著冷漠的痛心,彷

痛 苦 或 安 逸, 世 界 仍 舊 冷 眼 旁

當 時 暴 動 中 受 害 者、 法 官 與 觀

彿只能低調的埋藏在這一個貌似

梁 志 和 生 於 1968 年。1991 年於意大利攝影研究及檔案 中心修讀攝影文化課程,並於 1997 年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碩 士學位。梁志和的作品曾於多間主 要國際博物館及機構展出,包括英國倫敦泰特現 代美術館、德國杜塞爾多夫 NRW Forum、巴西聖 保羅影像聲音博物館、美國紐約國際工作室及策 展計劃(ISCP)及美國皇后區藝術博物館。梁志 和與黃志恆的聯合創作項目,於 2001 年代表香 港首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梁志和亦曾參於其他 年展,包括上海雙年展、深港城市 \ 建築雙城雙 年展、馬拉喀什雙年展、廣州三年展,以及英國 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於 2015 年,梁志和 在中國深圳 OCT 當代藝術中心舉辦回顧展「請按 鈕……膽前顧後—梁志和個展」。梁志和是 Para Site 創辦成員,他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 院副教授,於香港居住和工作。

梁志和

是 1967 年中產階層在公共場所 拍 攝 的 佚 名 照 片, 照 片 裡 的 人

察 者 對 動 亂 的 評 語。 當 中 一 字

平靜的展覽之中。

們大多顯得從容優雅;惟刻在

一 句, 有 的 讀 來 令 人 痛 心、 有

亞 加 力 膠 片 上 的 字 句, 則 取 自

的 讀 來 會 覺 悸 動, 但 在 燈 箱 上

AE B 23


年 發 生 的 暴 動, 1967

文、攝:小南瓜 ▪

大歷史中的渺小 —— 其 重 要。 如

們 所 認 識 的 歷 史, 總 是 被 描 寫 得 極

梁志和「那是有又沒有」

我 如果你閱讀香港史書或著查看維基百科 等 網 上 資 料, 幾 乎 會 以 為, 全 港 所 有 人 都被此事牽連。無論是星斗市民或官員, 打 工 仔 或 老 闆, 左 派 或 右 派 分 子, 都 會 被 這 場 風 暴 所 影 響, 沒 有 人 能 漠 視 它、 或 者 從 這 一 片 混 亂 中 逃 脫, 它 似 乎 巨 大 得與所有人相關,無人能置身事外。

22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型。比如《

T h e O b l i v i o n S e l l e》r (

1 9 3) 6這

G e o r g e tt》 e 中,便出現了接近的構圖。

張 照 片 裡 , 便 將 G e o r g e tt 頭 e 部四周以煙斗和 頸 鍊 圍 繞 , 型 成 獨 特 構 圖 。 在 他 1 9 3年 7 的油畫 《 除了與家人相關的作品,展覽亦展示了馬格利特 與當時其他超現實主義者的聯繫。比如在超現實 A n d ré B reto的 n 肖象,以及超現實攝影詩人

主義上對他影響深遠、《超現實主義宣言》的作 者 D u a n e M i c h a, ls為馬格利特拍攝的照片等等。

從照片看馬格利特 與 M a n R a等 y 熱衷探索攝影媒介的超現實主義 者不同,雖然馬格利特曾嘗試用攝影創作,但多 屬於玩票性質,所以較少機會看到這部份作品。 這次展覽,便把他過往一些富玩味的攝影作品和 錄像並列展出,當中大部份都是輕鬆的自拍照或 隨意的錄像,跟他往往精心設計鋪排的畫作很不 Pa u l

f

T h e G i a n》t 中 , 他 請 朋 友

e The Giant, René Magritte, 1937. f La Clarvoyance, René Magritte, 1936.

一 樣。 例 如《

(from The Eternally Obvious), René Magritte, c. 1962.

N o u g在 é 比 利 時 岸 邊 拍 照, 手 拿 黑 白 旗 盤 擋 著 自己的臉。照片看來很隨意,卻又呼應了馬格利

1932.

特的作品風格,就如《人子》裡那個看不到臉的

b The Bouquet, René Magritte, 1937. c The Oblivion Seller, Ren Magritte, 1936. d Shunk Kender René Magritte and The Likeness

男人。

a The Shadow and Its Shadow, René Magritte,

而 另 一 幅 照 片 《 L a C l a i r v o ya n ce 》,則是他同 名畫作的延伸。畫中的畫家認真細看著一隻蛋, 筆 下 卻 化 為 一 隻 小 鳥。 這 個 畫 中 人 便 是 馬 格 利 特,所以這幅畫亦是他的自畫像。在照片中,他 看著枱上的蛋畫 ——

雷內.馬格利特:影像透視 – 照片與錄像

展期: 即日至 19/2/2018 開放時間 : 10:00 - 20:00 ( 一至日 ) 地點:ArtisTree(香港鰂魚涌英皇道 979 號 太古坊康橋大廈 1/F)

以同一個角度,同一個姿勢

打開一層, ——

畫 , 但 筆 下 卻 變 成 了 《 L a C l a i r v o ya n ce 》這幅 畫了。在這張相片中,藝術家的照片與他的畫作 環環相扣,就像俄羅斯娃娃一樣 還有另外一層,甚具玩味。

雖然是次展覽以照片為主,沒有太多馬格利特的 畫作,只有數幅油畫複本作參考,不過這些照片 與錄像,提供了一些新的角度和切入點,讓我們 能了解這位超現實主義靈魂人物的平實人性的一 面。

E 21


c

e

d

20


xhibition

這次展覽特別的地方是不以馬

單。 他 出 生 於 一 個 平 凡 的 裁 縫

不 同, 馬 格 利 特 的 一 生 平 穩 簡

子。 與 許 多 大 起 大 落 的 藝 術 家

及到巴黎發展繪畫事業的日

幕, 由 童 年 經 歷 起、 至 婚 姻,

展覽先以藝術家的生平打開序

家之一。

為影響最深遠的超現實主義畫

富, 他 就 是 靜 靜 的 作 畫, 卻 成

沒 有 懷 才 不 遇, 也 沒 有 一 夜 致

眾 歡 迎。 沒 有 經 歷 多 段 婚 姻,

六 十 多 歲 時, 作 品 開 始 廣 受 大

肖 象, 家 人 替 他 兒 時 拍 的 照

源。 展 覽 除 有 他 母 親 和 家 人 的

為《 戀 人 》 中 白 布 蒙 頭 的 來

生活照與創作

為 G e o r g e tt 拍 e 下 不 少 照 片, 有時這些照片更成為他後來一

現 裂 痕 , 但 G e o r g e tt 仍 e 是 馬 格 利 特 永 遠 的 靈 感 女 神。 除

微 時 —— 當 時 他 1歲 5 , 她 13 歲。 長 大 後 居 住 在 布 魯 塞 爾, 當 然, 他 的 一 生 也 不 是 無 風 無

些 畫 作 的 靈 感 來 源, 甚 至 是 原

平凡的馬格利特

格 利 特 的 畫 作 為 主, 而 以 他 的

家 庭, 與 妻 子

片 , 還 有 他 妻 子 G e o r g e tt 的 e 相 片。 雖 曾 傳 二 人 婚 姻 曾 經 出

1 3張 2 相片和 齣 8 錄像作品作 主 角。 當 中 有 他 自 己 的 創 作,

也 到 過 藝 術 首 都 巴 黎 生 活。 除

浪。 童 年 時 母 親 投 河 自 盡, 目

會 用 當 時 的 新 興 科 技 照 相 機,

把 她 的 容 貌 放 入 畫 作 外, 他 亦

同 於 他 永 遠 模 稜 兩 可、 任 人 解 了 進 行 藝 術 創 作, 辦 展 覽、 賣

睹 她 屍 首 所 造 成 的 陰 影, 被 視

G e o r g e tt 識 e 於

為 他 家 人 或 朋 友 拍 的 肖 象, 亦

讀 的 作 品, 從 這 些 照 片 中, 我 畫, 也 做 點 廣 告 賺 錢。 直 到

有 其 他 人 為 他 拍 攝 的 照 片。 不

們看到一個平實可愛的馬格利 特。

b

展覽全紀錄

E 19


中, 兩 個 頭 蒙 白 布 接

許 你 已 見 過《 戀 人 》

照片中的馬格利特

也 吻 的 男 女 ; 或 者《 人 子 》 裡, 被 一 顆 青 蘋 果 擋 在 臉 前、 頭 戴 小 圓 帽 的 男 人 ; 甚 至《 人 類 生 存 狀 態 》 中, 那

René

比利時

幅 擋 在 窗 戶 前、 令 人 看 不 到 窗後風景的畫作 超 現 實 畫 家 馬 格 利 特( ), 以 模 糊 現 實 及 潛 Magritte

意 識 界 限 的 畫 作 聞 名 於 世。 他 的 作 品 往 往 欲 言 又 止, 發 人 深 省。 香 港 作 家 西 西, 便 從他的一系列畫作取得靈感, 以 文 對 畫 ,寫 了《 浮 城 誌 異 》 一 書。 然 而, 你 對 藝 術 家 本

照 ——

舉 行 的「 雷 內 . Artistree

人 又 有 多 少 認 識? 現 正 於 太 古坊

馬格利特:影像透視

片 與 錄 像 」 展, 便 帶 來 多 幅

與馬格利特有關的照片與錄 像, 讓 人 能 更 深 入 了 解 這 位 一代超現實大師的生平。

文:阿度 ▪ 圖 : Artistree ▪

18

a


以絢爛的螺鈿材料粉飾灰色事件 有 趣 的 是, 林 濤 選 擇 了 螺 鈿 這 種 絢 麗 的

是 很 絢 爛 的 材 料, 不 需 要 再 漂 亮。 如 果 把 它 做 得 再 好 看, 可 能 會 誤 導 觀 眾 對 畫

他 表 面 的 裝 飾。「 我 使 用 的 材 料 對 事 件

或 螺 螄 殼 的 裝 飾 工 藝, 也 用 於 金 屬 和 其

鈿, 是 指 一 種 在 漆 器 或 木 器 上 鑲 嵌 貝 殼

在 創 作 過 程 中 要 控 制, 而 不 是 無 邊 無 際

難 度 :「 對 於 技 術 的 把 握 、材 料 的 把 握 ,

作 中 取 得 平 衡, 林 濤 坦 言 這 也 是 創 作 的

談及如何在材料的特質和作品的畫面創

面的理解。」

來 說 是 遮 蔽, 是 粉 飾。 螺 鈿 本 身 就 是 華 地 去 發 揮, 材 料 是 服 務 於 畫 面 的, 藝 術

材 料 去 呈 現 這 些 日 常 中 的 灰 暗 事 件。 螺

麗 的, 讓 災 難 性 的 事 件, 通 過 我 的 創 作 家 用 材 料 說 清 楚 這 件 事, 但 不 需 要 說 太 思考。」

多, 太 多 的 話 可 能 會 誤 導 觀 眾 的 眼 睛 和

變 得 十 分 美 麗。」 林 濤 說 道。 從 大 學 時 期 就 開 始 學 習 漆 藝 , 至 今 已 近 2年 0 , 他一直在尋找適合這一系列創作表達意 原 本 灰 暗 的 事 件, 經 過 藝 術 家 的 創 作,

術 範 疇 內, 可 以 處 理 得 非 常 華 麗 好 看,

得 相 對 低 調。 林 濤 解 釋 螺 鈿 在 漆 藝 的 技

覺, 但 這 種 特 質 似 乎 在 林 濤 的 作 品 中 顯

雖說漆畫和螺鈿總予人奢華亮麗的感

綠 有 紫 有 藍, 但 將 報 紙 放 在 作 品 旁 邊,

可 能 只 會 覺 得 畫 面 很 好 看, 會 閃 光, 有

現 方 式, 林 濤 解 釋 如 果 單 看 作 品, 觀 眾

及將報紙新聞內容與作品同時展示的呈

材 料, 林 濤 笑 言 這 種 關 聯 性 很 有 趣。 談

經 過 藝 術 家 的 運 用, 變 成 了 藝 術 作 品 的

象 的 材 料 , 直 到 2 0 1年 3 才確定用螺鈿 作為主要的材料來呈現。

比 他 現 在 的 畫 面 更 加 亮 麗, 但 是 漆 畫 創

可 以 作 為 事 件 的 內 容 引 導 :「 這 也 是 給

變 成 了 美 麗 的 畫 面, 原 本 廢 棄 的 鮑 魚 殼

作常常會讓人們認為這是一個炫耀的技

然大漆、螺鈿、老報紙,60 x 50 cm。

b 展覽現場  攝影:Kitmin Lee。 c 《2010 年 1 月 24 日星期日》,2016,天

觀 眾 提 一 個 問 題, 我 把 灰 暗 的 事 件 變 得

f

術。「 漆 畫 本 身 表 面 處 理 就 非 常 光 滑 明

a 《2013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2014,天

這 麼 美 麗 好 看、 絢 爛 多 彩, 觀 看 的 人 跟

e 《2009 年 9 月 13 日星期日》,2015,天 然大漆、螺鈿、老報紙,64.5 x 122 cm。

然大漆、螺鈿、老報紙,79 x 122 cm。

f 作品局部圖,林濤使用廢棄鮑魚殼作為螺

鈿材料。攝影:Kitmin Lee

亮, 要 經 過 人 工 拋 光 處 理, 把 材 料 美 麗

小檔案

這 樣 的 畫 面 相 處, 會 產 生 甚 麼 樣 的 想 法

d 《2011 年 3 月 28 日星期一》,2014,天

的 質 感 表 現 得 非 常 極 致。 但 我 要 迴 避 炫

1976 年出生於遼寧大連, 2008 於魯迅美術學院漆 畫專業研究生畢業,取得 碩士學位,現於魯迅美術 學院任職講師。

林濤

和觸動。」 林濤如此說。

然大漆、螺鈿、老報紙,180 x 147 cm。

技 的 這 種 情 況 發 生, 而 不 是 去 引 導 觀 者

林濤個展《滯後的日常》

日期: 即日至 28/2/2018 地點: 漢 雅軒(香港中環畢打街十二號畢 打行四零一室)

讚 歎 畫 面 有 多 麼 好 的 技 術, 螺 鈿 本 身 就

作品描繪了山上盛開的花朵。

作品描繪了一輛火車操作失誤沖入河中。

作品描繪了一個小男孩一腳踩空,跌入百 年城雕,所幸平安無事。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E 17


d

e

16


xhibition

關注的是新聞事件而非報紙 細看畫面,內容大多是關乎日常生活中的季節變遷抑或小災難,比如是交通 意外、工事意外等。林濤收集的新聞都不具政治性或深刻的哲學意義,只是 普通人的生活所遇到的災難事件,這些事在旁觀者看來,可能是不足為道的 小災難,但對當事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大災難,甚至會毀滅他的生活。問及 林濤為何都選擇《大連晚報》的新聞,他解釋地方性的日報都具有一定的政 治性,比如會報道官方政策、國家會議等,而晚報的內容則更加貼近普通人 的生活,比如天氣、房地產、廣告等。 林 濤 長 年 持 續 收 藏 舊 報 紙 , 身 為 7後 0 ,閱讀報紙是自然而然的生活習慣。 但 他 強 調 自 己 關 注 的 並 不 是 報 紙 本 身 ,而 是 新 聞 事 件 , 載 體 是 甚 麼 不 重 要 , 他也會收集網絡新聞、 微信朋友圈發送的新聞等,這些將來都可能成為他 的創作材料。

c

展覽全紀錄

E 15


華麗螺鈿中的灰色日常

——

文:小亂 ▪ 圖:漢雅軒及藝術家 ▪

滯後的日常》是藝術 家林濤在香港的首次

個展,展覽展出了林濤近年 大連的 ——

及最新創作,均取材自藝術 家所生活的城市

報紙新聞圖片,他使用天然

大漆和螺鈿這兩種材料,在 繁複的藝術加工之後形成獨 特的畫作。

b

訪中國藝術家林濤

a

14


13

E

xhibition 密,只屬於自己的世界。」

博 伊 曼 斯 說, 要 不 是 成 為 藝 術

家, 猜 想 會 成 為 小 說 家, 同 樣

都 是 靠 一 張 紙 一 枝 筆 來 創 作。

但當被問到他會否時常改變其

想 法 時, 他 直 認 不 諱 道「 那 當

然! 我 們 從 事 創 作 的 需 時 刻 保

持 流 動 性。 世 事 無 常 難 料, 改

變 原 是 永 恆, 我 們 需 要 具 備 彈

性, 靈 活 變 通 方 能 應 對 得 宜。

故 此 我 常 常 都 會 對 自 己 存 疑,

不 斷 地 試 圖 挑 戰 自 己。 我 很 喜

歡 這 樣, 總 希 望 每 次 創 作 均 能

探 索 新 的 方 向。 我 不 喜 歡 走 回

同 樣 的 路, 那 樣 不 就 成 了 市 場

的 奴 隸, 讓 市 場 控 制 我 的 創 作

日期: 即日至 10/3/2018 地點: 卓納畫廊(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80 號 H Queen’s 5-6 樓)

了 嗎? 再 者, 面 對 了 無 新 意 的

米凱爾.博伊曼斯《太陽的火焰》

發 展, 我 會 感 到 無 比 的 乏 味。

小檔案 米 凱 爾. 博 伊 曼 斯 於 1963 年在比利時赫拉爾 茲 貝 亨 出 生。 於 1996 年 在比利時根特的聖路藝術及 科 學 大 學(Hogeschool voor Wetenschap en Kunst, Campus St. Lucas) 獲 得 美 術 碩 士 學 位。自 2001 年起,卓納畫廊開始代理博伊 曼斯的作品,曾與他合作舉辦的個人展覽包 括「Black Mold」( 倫 敦,2015)、「The Devil's Dress」( 紐 約,2011)、「Taking Turns」(紐約,2009)、「Horse Hunting」 ( 紐 約,2006) 和「Trickland」 ( 紐 約, 2003)。 博 伊 曼 斯 的 作 品 曾 於 許 多 知 名 機構展出。近年的展覽包括 2015 至 2016 年於馬拉加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Michaël Borremans:Fixture」;2014 年 於 布 魯 塞 爾 美 藝 中 心 舉 辦 的「Michaël Borremans: As sweet as it gets」, 展 示 了 藝 術 家 在 過 去 二十年創作的一百件作品。該展覽更於同 年年底於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展出,並在 2015 巡展至達拉斯藝術博物館。2014 年, 「Michaël Borremans: The Advantage」於東京 原美術館舉行,為藝術家於日本的首個個人 展覽。

就 這 樣 一 路 走 下 來, 我 希 望 大

米凱爾.博伊曼斯

家能看到我的蛻變進化。」

展覽全紀錄


而 它 們 血 跡 斑 斑, 有 的 更 斷 了 一 臂, 或 是 滿 嘴 鮮 血。 它 們 殘 酷 地 同 類 相 殘, 完 全 有 違 它 們 天 使 般 的 外 觀, 衝 突 感 悠 然 而 生。 這 無 疑 帶 來 震 撼 的 視 覺 衝 擊, 呈 現 令 人 不 安 的 矛 盾。 然 則暴力血腥的場面有適量地控 制 著, 因 為 過 多 的 話 便 難 免 顯 得 低 級 庸 俗, 準 確 的 拿 揑 使 雙 方 的 衝 突 平 衡 地 展 現 出 來。 他 分 享 到「 這 系 列 於 我 個 人 來 說 是 有 很 大 的 聯 繫, 同 類 的 互 相 撕 殺、 弱 肉 強 食 彷 佛 在 描 述 現 今 的 人 類 情 況, 隱 隱 地 比 喻 著 對 大 自 然 的 濫 用, 人 類 最 終 消 耗 掉 這 世 上 的 一 切。 然 而 我 不 希 望 為 我 的 作 品 多 作 解 說。 每 一位觀者透過自身的各種歷練, 面對作品時皆會有不同的理解。 世 事 變 化 萬 遷, 如 把 我 的 一 套 作 定 調, 那 未 免 太 不 合 時 宜。 我 不 是 位 控 制 慾 強 的 人, 而 這 亦不是我所想控制。」 在 對 談 當 中, 感 到 博 伊 曼 斯 對 這 系 列 很 是 滿 意「 它 和 我 之 前

我另外的一個畫室則是建在被

這 使 我 繪 畫 一 些 小 尺 寸 的 畫。

面 積 是 較 小 ,地 方 也 溫 暖 舒 適 ,

我 共 有 三 個 畫 室, 其 中 一 個 的

一 開 始 都 是 由 小 的 尺 寸 畫 起。

有 想 過 會 作 這 麼 大 尺 幅 的 畫,

每 一 個 我 都 想 實 行, 實 在 不 知

張 小 紙 上。 我 有 太 多 的 點 子,

紀 錄 下 來, 有 時 可 能 只 先 寫 在

計。 我 無 時 無 刻 均 把 我 的 想 法

本 簿 子, 上 面 註 明 為 將 來 的 大

走 到 哪 裡 便 是 哪 裡。「 我 有 一

率 性, 任 由 周 遭 環 境 的 帶 領,

所 創 作 的 都 不 一 樣。 起 初 也 沒

荒 廢 的 教 堂 內 ,室 內 空 曠 寬 大 ,

下 一 個 項 目 便 是 作 鉛 筆 畫, 就

氣 氛 冷 冽, 尤 其 適 合 作 大 型 油

在 小 小 的 一 張 紙 上 ,從 無 到 有 ,

我 對 生 命 的 熱 誠。 我 目 前 感 覺

身 體 暖 和 起 來。」 確 實 一 如 藝

充 滿 挑 戰 地 一 筆 筆 畫, 如 此 私

道 該 從 何 而 起, 而 這 無 疑 賦 予

術 家 的 自 我 描 述, 他 是 位 極 其

畫。 這 樣 多 作 走 動, 也 容 易 使

實 際 的 人, 然 而 卻 又 如 斯 隨 和

12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E 11

畫 廊 創 辦 人 大 衛 .卓 納(

D a vid

) 在 開 幕 當 晚, 披 露 Zwi rn er 香港畫廊將成為卓納畫廊亞

洲 總 部,「 我 們 從 第 二 屆 的 A rtH 開 K 始 參 展, 然 而 這 一 年 一度和亞洲藏家的接觸基本不 足 以 配 合 業 務 發 展, 尤 其 是 最 近這三年使我們得認真考慮在 亞 洲 成 立 新 空 間 的 可 能 性。 縱 觀 泛 亞 地 區, 經 過 多 方 考 量, 最 終 選 定 香 港, 因 它 是 我 們 理 想 的 地 點 。在 尋 覓 適 當 地 址 時 , 大廈正在興建中。 H Qu een’s 這 幢 別 樹 一 格、 位 於 中 環 核 心 地帶的嶄新藝術商廈標榜節能 環 保, 更 配 備 專 為 藝 術 品 運 輸 而 設 計 的 綜 合 建 築 維 修 裝 置。 這些對環境和專業的追求和我 們 畫 廊 的 信 念 不 謀 而 合, 一 切 彷 佛 就 是 冥 冥 中 注 定 一 樣, 配 合 得 天 衣 無 縫, 可 說 是 我 們 在 對的時間遇上對的地點。」 今 次 展 覽, 藝 術 家 博 伊 曼 斯 除 展 出 廿 三 件 畫 作, 更 專 程 來 港 出 席 開 幕 活 動, 支 持 他 的 老 朋 友 —— 大 衛. 卓 納,「 我 認 識 大 衛 有 十 五 六 年 了, 他 對 我 很 照 顧, 我 慶 幸 能 認 識 他, 我 們 彼 此 豐 富 了 大 家 的 生 命, 希 望 能 一 起 老 去。」 博 伊 曼 斯 早 於 未被邀約為香港空間作開幕展 前, 已 籌 備「 太 陽 的 火 焰 」 這 系 列 作 品, 希 望 能 喚 起 大 家 正 視 人 類 的 存 在。 繪 畫 的 對 象 特 意選上嬰兒或剛開步走路的孩 童, 它 們 那 刻 劃 細 緻 的 五 官, 再 加 上 裸 露 的 軀 體, 就 差 那 麼 的 一 對 天 使 的 翅 膀, 看 起 來 就 像 是 宗 教 壁 畫 上 神 的 使 者。 然


27

Jeff

文:林琬娸 ▪ 圖:卓納畫廊(攝: ▪

) Kitmin Lee

卓納畫廊全新空間開幕展 —— 月 1

日 開 幕 當 晚, 當 電 梯 門 在 六 樓

納畫廊的全新空間於

米凱爾.博伊曼斯:太陽的火焰

卓 打 開 之 際, 映 入 眼 簾 的 是 黑 壓 壓 的 David Zwirner

人 群, 他 們 擁 擠 在 一 排 排 書 架 前, 爭 相 翻 著 卓 納 圖 書( ) 歷 年 來 出 版 的 書 籍 和 圖 錄, Books

)和 傑 夫 .昆 斯( Yayoi Kusama

包括其代理的藝術巨匠草間彌生 ( 比 利 時 藝 術 家 米 凱 爾. 博 伊 曼 —— )「 太 陽 的 Michaël Borremans

) 等。 卓 納 圖 書 亦 為 今 次 開 幕 Koons

展 斯( 火 焰 」 出 版 了 首 本 中 英 對 照 的 圖 錄。 穿 過 書 架, 進 入 第 一 間 大 房 間, 裡 面 掛 有 尺 幅 較 小、 微 型 的 油 畫, 使 訪 客 得 哄 前 細 看, 然 而 卻 被 一 幕 幕 猶 如 天 使 般 純 真 的 兒 童 在 自 相 殘 殺, 血 染 五 官 肢 體, 嚇 得 唇 乾 嘴 裂。 焦 躁 不 安 感 絲 毫 沒 有 改 變, 當 轉 入 另 一 間 大 房 間, 裡 面 掛 上 尺 寸 恢 宏 的 巨 作, 怵 目 驚 心 的 感 覺 有 增 無 減。 旁 邊 有 條 狹 長 的 樓 梯 通 往 下 層, 五 樓 同 樣 是 一 般 的 格局,處處也站滿訪客。

10


09

E

xhibition

黃仁基作品 Diamond Mountain - RED

展期: 即日至 31/3/2018 (一至五,10:00-19:00;六,10:00-15:00) 地點: 駐香港韓國文化院(元創坊 6 樓 多用途藝術空間) 網站: hk.korean-culture.org

2 0 1年 7 的作品

接點開花

對美學價值的恆久與絕對作出質疑。提及現代與傳統,山水畫

金守子作品 Cities on the Move

亦是韓國傳統藝術的重要流派之一,但黃仁基

金守子作品 Bottari

《 D i a m o n d M o u n ta i n - R E》 D 則 以 小 塊 樂 高 積 木, 以 點 彩 及數碼化的方式重新演繹韓國古代繪畫大師鄭敾的傳世之作

白南準作品 丁卜洙作品 黃仁基作品 Diamond Mountain - RED

《金剛全圖》,別具風味。

郭仁值作品

欣賞藝術或許不應以國籍作為分類或依據,若了解到韓國在政

郭仁值作品

經文化上的轉變,便會了解各年代的藝術如何引發出其驚人的

展覽策劃人金瓚東

躍變活力,及如何在美學上的創意,表達對東西文化磨合的理

展場

解。

a b c d e f g h i j

展覽全紀錄

j

h

i


則以墨水在紙張上創作出一個個緊密而相疊的 圓 形 圖 案, 讓 人 聯 想 起 宇 宙 又 或 微 觀 世 界, 但

L i t e ra t u r e i s

對 郭 仁 植 而 言, 這 些 圓 並 不 是 圖 案, 而 是 純 粹 的物質。 另 一 矚 目 作 品 可 說 是 白 南 準 的《 n o t b o o》 k ( 1 9 8) 8 , 被 譽 為「 錄 像 藝 術 之 父 」 的 他, 以 跨 媒 體 的 角 度、 顛 覆 的 手 法 去 表 達 藝 術 ,是 首 位 將 藝 術 結 合 多 媒 體 的 時 代 先 鋒 , 其 著 名 作 品 《 電 視 佛 陀 》 ( T V B u d d h) a ,把 古老的佛像端坐在電視前,同時亦把攝影機攝 錄 的 佛 像 即 時 投 放 在 電 視 內, 於 是 新 與 舊、 現 代 與 傳 統 形 成 鮮 明 的 對 立 ,而 這 次 則 把 具 有「 歐 亞大達」字樣的半個地球儀裝在椅子的背面, 前方則擺放兩部電視,並在電視機上放着書本 與 天 線, 是 寓 意 歐 亞 雙 方 的 相 連 與 和 諧, 是 文 學 真 理 相 通 之 意, 又 或 再 想 多 一 層, 是 對 於 文 學或知識的吸收渠道作出反思? 由探究物質的展現到新事物的衝擊,八十年代 的 韓 國 亦 強 調 民 眾 美 術 ( M i n j u n g A) rt , 透 過 作 品 揭 示 政 治、 社 會、 現 實 問 題, 展 現 藝 術 的社會功能。丁卜洙是八十年代藝術家代表之 一。 創 作 主 要 以 人 體 圖 像、 赤 裸 的 身 軀 揭 示 人

f

g

類內心的慾望,同時表達出人類面對荒謬現實 時的心聲,揭露時代的傷痛。

傳統與現代之間 是次展覽亦不乏女性藝術家,如生於五十年代 末 的 知 名 多 媒 體 藝 術 家 金 守 子 ,她 的 代 表 作《 包 袱 》, 以 韓 國 閨 房 文 化 的 布 包 袱, 表 現 傳 統 父 系社會中韓國女性的文化與生活;同時以作品 表 現 出 遊 牧 色 彩 的「 包 袱 」, 重 新 詮 釋 韓 國 文 化, 亦 探 討 現 代 人 居 無 定 所 的 生 活 形 態。 九 十 年代末崛起的新進藝術家申美璟,她的獨特之 處是以工業肥皂創作出「以假亂真」的肥皂藝 術 品, 以 肥 皂 製 成「 青 花 瓷 」, 並 在「 瓷 器 」 上 雕 刻, 以 現 代 手 法 演 繹 傳 統 之 物, 展 現 了 藝 術家對東西方文明之間的關係的探索,又或是

e

08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邏輯和形式,在他們的底蘊中,流動的精神是以薩滿

情懷與價值融會貫通。「但無論韓國人怎樣借用西方

起,藝術家如何開始將西方的美學消化,並以韓國的

西 方 美 術 經 日 本 傳 入 時 作 了 解, 並 在 戰 後 七 十 年 代

化 。」對 於 韓 國 當 代 藝 術 的 創 作 ,可 由 日 佔 時 期 開 始 ,

疑問,因為世界就如陰陽般,不斷在時間和空間中變

及文化價值,持理性分析的態度,並對其絕對性提出

的發展,「韓國現代美術一般對西方美術定下的美學

活動之一。他表示,希望香港市民可更了解韓國藝術

劃。這展覽亦為慶祝駐香港韓國文化院落戶香港開幕

「接點開花」由韓國策展人兼美術評論家金瓚東所策

港韓接點上的花

神 導 師。 他 嘗 試 以 新 的 方 式 表

禹煥等其他日韓裔藝術家的精

日 本 物 派 理 論 的 先 鋒, 也 是 李

郭 仁 植 亦 在 東 京 接 受 教 育, 是

和力量表現韓國的歷史事件;

但他的作品是以薩滿教的色彩

準 為 代 表 。朴 生 光 曾 留 學 日 本 ,

藝 術 家 朴 生 光、 郭 仁 植 及 白 南

以較為前衛的第一代韓國當代

至 七 十 年 代 的 藝 術 作 品, 當 中

品 在 六 樓, 展 區 中 集 合 了 六 十

展 覽 以 創 作 時 期 劃 分, 主 要 展

七 、八 十 年 的 蛻 變

現 物 質 的 精 萃, 亦 兼 用 不 同

教、禪思想、儒家世界觀等思想為基礎,韓國人亦以 遊 牧 思 維、 分 拆 與 整 合(

等, 探 討 表 面 與 平 面 之 間、 物 Untitled –

質 與 空 間 的 關 係。 這 次 展 出 他 196年 2 的 作 品《

1 9 7年 2 創作的《

U n t i t l e》 d

w o r k》 2 便 是 把 玻 璃 打 碎 後, 再把碎片重新黏貼在畫布上; 而

c

d

素 材, 如 玻 璃、 石、 粘 土、 紙

b

)等現代語言 co n s i l i e n ce

把這種精神重新詮釋。」

E 07


韓流襲港

——

「接點開花」匯聚韓國當代藝術

在 韓國文化中最為大眾熟悉的 莫 過 於 其 電 影、 電 視 劇 及 音 樂, 然 而 當 中 亦 有 一 股 不 能 忽 視 的 影 響 力 —— 當 代 藝 術。 它 的 發 展始於日治時期結束及南北韓戰 爭 後, 在 五 十 年 代 末, 作 品 開 始 展 露 獨 有 的 美 學 風 格, 及 至 發 展 出 現 今 的 單 色 畫、 影 像 及 裝 置 藝 術 等, 均 顯 示 出 韓 國 當 代 藝 術 的 發展如春天盛開的繁花。

近日駐香港韓國文化院在元創方 舉 辦 了 為 期 三 個 月 的「 接 點 開 花 ( B l o o m i n g a t t h e J u n c t i o) n」 藝 術 展, 呈 現 由 七 十 年 代 至 今 的 韓 國 當 代 藝 術 作 品 , 參 展 有 1位 9 多 藝 術 家, 當 中 包 括 郭 仁 植、 金 守 子 、白 南 準 、申 美 璟 、丁 卜 洙 等 , 他們都是國際享有盛名或韓國的 中 堅 巨 匠。 他 們 對 韓 國 國 族 的 情 懷、 傳 統 認 知 及 歷 史 均 有 深 厚 認 識 ,這 些 都 反 映 在 他 們 的 創 作 中 。

文、攝:梁蔚澄 ▪ 圖:駐香港韓國文化院 ▪

a

06


藝術之旅

05

zin 充滿趣味的作品《Glitter Box》

只求與眾同樂的《Karaoke Carousel》

Emily McDaniel 構想和創作的裝置作品 《Four Thousand Fish》

a b c

d 行為藝術作品《Broken Glass》 e 日本藝術家 Hiroshi Fuji 的《Jurassic Plastic》

e

藝 術 作 品, 有 時 是 畫 廊 內、 藝 術 館 裡 需 要 靜 下 來 好 好 欣 賞 及 深 思。 但 與 此

叫 人 摸 不 著 頭 腦 的 新 概 念, 又 或 者 是 同 時, 藝 術 有 時 也 可 以 簡 單 直 接 地 與 觀 眾 溝 通, 與 生 活 有 著 緊 密 的 聯 繫, 甚 至 叫 一 般 人 也 能 好 好 享 受 其 中, 悉 尼藝術節便是一個好例子。

e


d

在 市 郊 的 St Bar t h ol om e w 教堂和墳 場 裡, 則 設 有 受 原 住 民 文 化 啟 發 的 裝

Andrea

L iza -Ma re

》。 五 Bro ken G la ss

A r o h a G r o v e、 s

、 Lil y S h ea rer

置 與 表 演 作 品《 位 藝 術 家 S y r o、 n

和 Kat i e Les li則 J am es e 把原住民的 喪 葬 儀 式 以 當 代 手 法 重 新 呈 現, 化 為

裝 置 作 品 和 演 出 ,探 討 先 民 們 對 死 亡 、 痛 苦、 哀 悼 等 事 物 的 概 念。 當 殖 民 者 踏 上 澳 洲 大 陸, 基 督 教 信 仰 也 隨 之 傳 入, 並 成 為 社 會 主 流, 而 原 生 文 化 與 「 野 蠻 」。一 如 其 他 地 方 的 殖 民 歷 史 ,

信 仰 則 被 排 擠、 邊 緣 化, 甚 至 被 視 為

住 民 的 信 仰 與 傳 統。 原 住 文 化 是 否 就

西 方 文 化 入 侵 後, 便 衝 擊 和 破 壞 了 原 無 繼 續 堅 持 下 去 的 價 值, 只 能 成 為 外 國 遊 客 尋 幽 探 秘 的 噱 頭? 當 然 不 是。 藉 著 這 件 作 品, 我 們 也 許 能 重 新 審 視 澳洲一些過往被忽視的本土傳統信仰, 一些被低估的信念。 除 了 殖 民 歷 史, 藝 術 節 的 展 覽 也 呼 應 J uras s ic Pl asti》 c ,便是由一日本

著 當 代 生 活。 在 市 中 心 市 政 廳 裡 的 《

藝 術 家 H irosh i Fu 用 ji 五 萬 件 廢 棄 塑 膠 玩 具 組 成 的 恐 龍 雕 塑 群, 以 探 討 現

代人講求快捷卻又浪費成性的生活方 式。 這 些 曾 經 受 人 喜 愛 的 玩 具, 為 人 帶 來 無 數 珍 貴 的 童 年 回 憶, 現 在 卻 只 裝 為 恐 龍 標 本, 變 成 另 一 種 只 屬 於 過

是 色 彩 繽 紛 的 垃 圾, 在 藝 術 家 手 上 組 去 的 殘 骸。 在 即 棄 成 性 的 現 代 社 會, 沒 有 甚 麼 東 西 值 得 珍 惜, 沒 有 東 西 不 可 丟 棄。 再 珍 愛 的 童 年 玩 具, 到 頭 來 也 不 過 是 一 種 消 費 媒 介, 在 賣 出 的 瞬 間 失 去 價 值 ,成 為 隨 手 可 拋 棄 的 東 西 。 這 件 裝 置 作 品, 以 可 愛 卻 又 尖 銳 的 姿 會裡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

態 向 觀 者 拋 出 問 題, 叫 人 質 疑 現 代 社

04


藝術之旅

03

c

c

呼應社會的藝術 除 了 充 滿 玩 味 的

Vil l age

,藝術節期間市內亦舉 Side s h ow 行多個藝術展覽,由在市政廳設置

塑膠「恐龍化石」展,到在海岸向 原住民致意的儀式,把此城的生活

B a ra n ga r o o

與歷史融入藝術作品中。 悉

海邊放了 Re s er v, e N aw i C ove 一條小船,船上燃著一圈柴火。一

月 期 間, 每 逢 周 末 晚 上, 都 會 舉

Fou r

E mi l y

行 一 場 祭 祀 —— 來到這兒的觀眾, 可 以 把 一 條 冰 雕 魚 放 在 船 上, 獻 給二百多年前的漁民。這是 建構的裝置作品《 Mc Dani el

》, 記 念 當 年 被 Th ou san d F ish 殖民者侵害的澳洲原住民。

17 9年 0 ,來自歐洲的殖民者

「 na wi 」是指原住民所用的樹皮 獨 木 舟, 這 作 品 正 訴 說 他 們 的 故 事。

在 悉 尼 海 岸 一 天 內 捕 撈 了 40 00 條魚,一下子破壞了先民們一直努 力維持的海洋生態平衡。殖民者這 自私的舉動,不只帶來一場生態災 難,也在原住民歷史裡遺下了不可 磨滅的傷害。二百多年後,藝術家 邀請觀眾用海水製成冰雕魚,再把 冰魚獻祭予歷史中備受迫害和剝 削的先民。冰魚在白晝的太陽和晚 上的柴火熱力下慢慢融化,流入大 海,象徵把入侵者搶走的資源償還 給大自然。而這一個詩意的循環, 也代表了今天人們對侵略史的正 視與歉意,嘗試給歷史留下的傷痕 療傷。


的當代藝術。光亮白淨的牆上整齊地掛著一幅幅作

實說,我們都不瞭解甚麼是藝術,尤其是概念先行

b

文:阿度 ▪ 部分圖片:悉尼藝術節 ▪

悉尼藝術節:藝術也能眾樂樂 老 品, 藝 術 愛 好 者 評 頭 品 足 解 釋 得 頭 頭 是 道, 但 如 果 沒 有 人 解 釋, 藝 術 對 一 般 人 又 有 沒 有 意 義? 又 或 者 應 該 問, 不 懂 藝 術 的 人 也 能 享 受 藝 術 嗎?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每 年 一 月 舉 行 的 悉 尼 藝 術 節 ,便 把 享 受 藝 術 這 想 法 發 揮 至 極 致 , 無 論 參 加 者 懂 不 懂 藝 術, 都 能 在 當 中 多 個 趣 味 裝 置 和 絕 不離地的展覽中找到樂趣。

與眾同樂的裝置 在 盛 夏 中 舉 行 的 悉 尼 藝 術 節 ( S ydne y Festival ), 並 不 走 曲 高 和 寡 的 路 線。 除 了 一 些 音 樂、 舞 蹈 和 劇 場 演 出 需 要 門 票 入 場 外, 在 市 中 心 海 德 公 園 裡, 設 置 的 一 個 Vi l l age S i desh ow 是 免 費 入 場 的, 志 在 與 市 民 同 樂。 說 這 是 藝 術 裝 置 群 也 許 有 點 不 準 確, 但 當 中 每 個遊戲又比一般嘉年華多些令人會心微笑的鬼主意,

ABBA

》,原來有一班觀眾正在一邊玩 Danc i ng Q ueen

內,便聽到有人在唱 Vi l l age S i desh ow

叫人全情投入。 一步入 的《

迴旋木馬一邊唱 ! 》l 不 僅 讓 K 《 K araoke C arouse 成年人重新體驗童年時光,還讓他們拿著咪高峰高唱

自 己 最 愛 金 曲 。 由 ABBA 唱 到 S pice G ir, ls 唱的人開 心, 其 他 觀 眾 也 一 樣 高 興 大 合 唱。 另 一 件 作 品, 則 是 澳 洲 藝 術 組 合 z i的 》 —— 一個大 n 作 品 《 G l itte r b ox 概 兩 呎 乘 三 呎 的 空 間, 佈 滿 亮 片 的「 舞 廳 」。 只 要 觀 眾 一 踏 入 Gl i tter box ,音 樂 響 起 ,亮 片 就 會 隨 之 吹 起 , 與 觀 眾 一 同 共 舞! 場 內 大 人 小 孩 也 玩 得 不 亦 樂 乎, 瞬 間忘了身處炎熱午後裡被高樓環繞的市中心,更似在 週末晚上的狂熱派對了。

a

02


isual Art

視藝版

Contents

目錄

# 79

Feb/Mar 2018

Art Journey

藝術之旅

樂 全記錄 藝術也能眾樂 n 展覽 悉尼藝術節: xhibitio E 術 全記錄 國當代藝 韓 n 展覽 聚 io it 匯 花」 Exhib 記錄 「接點開 覽全 火焰 02.................................................................................................... 展 的 —— n 陽 港 太 bitio 錄 韓流襲 Exhi 曼斯: 全記 伊 濤 博 展覽 . 林 n 爾 家 io 凱 術 錄 ibit 記錄 ——米 國藝 全 Exh 展 全記 中 覽 幕 ............................................................. 訪 特 開 展 間 06 利 空 ion 格 常—— bit 廊全新 色日 的馬 畫 xhi 灰 納 中 E 卓 中的 」 照片 有年 螺鈿 沒百 八 華麗 又 有宮 羅是浮 那 賞 細「 10................................................. ����和 �志 � � 梁 � � � ����� 小 ����—— � � 渺 � � ��� ����的 史 ���中 � � � 歷 � .............................................................................. ���� �大 14 ����� � 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22



——

——

——

——

悉尼藝術節:藝術也能眾樂樂 韓流襲港 「接點開花」匯聚韓國當代藝術

卓納畫廊全新空間開幕展 米凱爾.博伊曼斯:太陽的火焰

華麗螺鈿中的灰色日常 訪中國藝術家林濤

照片中的馬格利特

報 道

+

藝 術

+

文 化

# 79

大歷史中的渺小 梁志和「那是有又沒有」

Feb 201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