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快遞第100期

Page 1

國文快遞

〈出師表〉新解(上)──從文本解讀到說服文寫作模組 善化高中 陳盈州老師

第100期


〈出師表〉新解(上)── 從文本解讀到說服文寫作模組 善化高中 陳盈州老師

壹、前言 「臣亮言」、「臨表涕泣,不知所云」……只要在臺灣網路論壇 PTT 問起鄉民印象最深刻的 國文課文,一定有鄉民推文留下上述文句。〈出師表〉確實也是令筆者「印象深刻」的課文。曾 有人說:「讀〈出師表〉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只可惜至今筆者從未哭過。 身為國文老師,如何說服自己、進而說服學生體會〈出師表〉一文的情感、思想,便成了筆 者教授時必須面對的課題。〈出師表〉被譽為最優秀的抒情文,因此筆者不再贅述文中流露的忠 君至情、愛國赤誠,擬從政治家遠見及說服藝術切入,分析其成功與失敗之處,別開新解。

貳、 教學活動設計 一、 〈出師表〉的「恐懼訴求」:戳中痛處與解法 關健明《如何在 LINE、FB 寫出爆款文案》,提及讓讀者怦然心動的文 案技巧,其中一項是「找出恐懼訴求,戳中讀者最在意的痛處」。「恐懼訴求」 的方法運用為:痛苦場景(具體、清晰)+嚴重後果(難以承受)。 筆者發現諸葛亮〈出師表〉也採用類似手法:開篇即分析蜀漢形勢,說 明「先帝崩殂、益州疲弊」(點出痛苦場景),導出蜀漢處於「危急存亡 之秋」(嚴重後果)。 而諸葛亮高明之處在於雖點出痛處警醒後主,卻以一「然」字暫時化解 蜀漢滅亡危機:儘管國家疲弊,然則文武百官盡忠職守,似可力挽狂瀾解 救蜀漢頹勢。但只有文武盡責仍嫌不足,充其量只是解除紅色警戒,蜀 漢國勢仍閃爍黃燈,如何才能化險為夷,轉成綠色安全燈號?最終將 解方指向後主:唯有君臣各司其職、上下一心,方能使蜀漢局勢轉危 為安。由此導出後主自有應盡職責,使諸葛亮上表勸諫順理成章。

2


首段分析蜀漢形勢圖解如下:

上表 背景

現況 : 危急之秋 解方 1: 文武盡職 解方 2: 劉禪親賢

1 先帝崩殂/ 2 益洲疲弊 文臣不懈 武將忘身

追先帝殊遇 欲報於陛下

君臣各司其職 方可轉危為安

二、 麥肯錫思考術與諸葛亮遠見力 諸葛亮首段分析國勢險峻,開啟下方諫言的勢在必行。從三項諫言「廣開言論、賞罰公平、 親賢遠佞」可見諸葛亮的深謀遠慮。其思考模式更與當今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思考術相近。 1. 麥肯錫思考術簡介 麥肯錫公司在為客戶解決問題時,會先掌握問題現況、進而分析問題,最終提出解決方案。 麥肯錫稱之「天空/雨/雨傘」思考術: 走出家門,抬頭望向天空,發現今日天氣陰暗灰濛,感覺不久就會下雨,最後決定攜帶雨傘 出門。 在上述敘述當中: (1) 天空灰濛=問題現況。每人看到皆相似。(證據/客觀事實) (2) 可能下雨=分析問題、解釋狀況。不同的人分析的可能會不同。(分析/解釋問題) (3) 攜帶雨傘=解決方案。針對問題分析,採取相對應的行動。(結論/採取行動) 麥肯錫思考術因帶有解決問題的因果邏輯思維,而被筆者視為富含遠見力的因果句型。 寫作時其句型如下:因為(發現)……可能導致……所以…… 2. 從麥肯錫思考術看諸葛亮遠見 〈出師表〉中的三項諫言,同學往往輕易讀過,卻不知道諸葛亮為何要提出這三項諫言。為 使學生知道諸葛亮的遠見,筆者結合麥肯錫思考術設計提問,其思考順序是: (1) 發現問題現況➡ (2) 分析並解釋問題➡ (3) 採取行動策略。

筆者則希望學生能從 (3) 逆推 (1) 與 (2)。提問如下: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後主劉禪提出諫言,表示諸葛亮看見劉禪某些問題(發現問題現 況),並針對此一問題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分析並解釋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諫言(採取行動 策略)。 請你依據上文,結合麥肯錫行動策略,從三項諫言逆推回去,分析當時諸葛亮可能察覺後主 劉禪有哪些偏差行為,及此一行為可能導致何種後果,因而才在〈出師表〉中提出行動策略: 為使學生能從「結論」推論「現況」,筆者先以「廣開言論」為例(見下表)。一開始學生 會頭腦空白,教師需一再暗示,甚至舉例(師:為什麼學校決定幫同學保管手機、設置手機櫃呢? 生:因為我們都在玩手機 XD。師:……那,你們認為學生保管手機,是因為學校預設你們再繼 續玩手機下去會如何?生:上課也沉迷於玩手機,導致成績不理想……師:這就對了。依此類推!) 學生才稍有頭緒。

3


最終經小組討論後,學生多能依據文本推論出「問題現況、分析問題」: (1) 發現問題現況 (因為……)

因 為 劉 禪 似 乎 不 聽 諫 言, 同時看輕自己能力無法盡 責。甚至引喻不當打擊士氣 (「宜開張聖聽」、「不宜 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2) 分析並解釋問題 (可能導致……)

(3) 採取行動策略 (所以……)

持續下去可能導致蜀漢文 廣 開 言 論 / 傾 聽 群 臣 武 將 士 氣 受 到 嚴 重 打 臣意見 擊,長期導致人心惶惶、 民心潰散,導致蜀漢陷入 危機。

劉禪賞罰不公平,對宮中人 可能導致內外異法,府中 賞 罰 公 平 / 執 法 公 比較好,偏心。 人不開心,打擊士氣。 正 因為劉禪不懂得如何分辨賢 可能導致步上後漢後塵。 臣和小人。

親賢遠佞

3. 超越麥肯錫思考術的諸葛亮遠見力 筆者細究諸葛亮諫言,發覺其思考不僅近於麥肯錫,更因含有預期成效而更超越麥肯錫思考 術。筆者據此將之改為「麥肯錫思考術.進階版」 (暫稱:遠見力思考術),並讓學生從文本找答案。 運用在寫作時,其句型則變成「因為(發現)……可能導致……所以……可以……」。 以「天空/雨/雨傘」思考術為例,變成: 走出家門,抬頭望向天空,發現今日天氣陰暗灰濛,感覺不久就會下雨,最後決定攜帶雨傘 出門。這樣可以悠閒、不失優雅地赴會。 在前次麥肯錫思考術基礎上,這次加上「預期成效」,使學生分三組討論諸葛亮三項諫言可 帶來何種預期成效。或許是經過前次引導,學生針對諫言產生的預期成效回答多半能切中核心, 如下圖。( )內為課本原文,其餘為小組成果: (1) 發現問題現況 (因為……)

因為劉禪似乎不聽諫 言, 同 時 看 輕 自 己 能力無法盡責。甚至 引喻不當打擊士氣 (「宜開張聖聽」、 「不宜妄自菲薄,引 喻失義」)。

(2) 分析並解釋問題 (可能導致……)

(3) 採取行動策略 (所以……)

(4) 預期成效 (可以……)

持續下去可能導致蜀 廣開言論/傾聽群 可以激勵士氣、文武 漢 文 臣 武 將 士 氣 受 臣意見 樂 於 效 命( 光 先 帝 到嚴重打擊,長期導 遺 德、 恢 弘 志 士 之 致人心惶惶、民心潰 氣)。 散,導致蜀漢陷入危 機。

劉禪賞罰不公平,對 可能導致內外異法, 賞罰公平/執法公 政 局 穩 定 → 國 家 興 宮 中 人 比 較 好, 偏 府中人不開心,打擊 正 盛( 昭 陛 下 平 明 之 心。 士氣。 理)。 因為劉禪不懂得如何 可能導致步上後漢後 親賢遠佞 分辨賢臣和小人。 塵。

蜀 漢 強 盛( 漢 室 之 隆,可計日而待)。

當學生反覆思考時,才逐漸深入諸葛亮思維遠見。從恐懼訴求導出納諫的必要性,到看見三 項諫言所要傳達的意涵,並從「分析問題、預期成效」中,發覺三項諫言實際以「親賢遠佞」為 核心。親賢就是遠佞,遠佞才能親賢。「開張聖聽、賞罰公平」實際是親賢的具體作法。

4


開張聖聽是為了鼓舞士氣,讓文武相信後主樂於輔佐;賞罰公平是為了彰顯後主平明,值得 效忠。唯有後主如此,才能回報「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的文武忠誠。諸葛亮必須讓後 主成為文臣武將樂於追隨、報效忠誠的對象,君臣上下一心、各盡職責,才能化解蜀漢危機。 諸葛亮諫言關係圖解如下:

遠佞

親賢

開張 聖德

以恢宏志士之氣

賞罰 公平

昭陛下平明之理

文臣不懈 武將忘身

三、 說服模組:遠見力思考術 筆者藉「遠見力思考術」一再訓練學生思考,旨在期盼學生能從文本體會說服策略。並希望 將此建構為說服文類的模組,使學生能以此分析其他課文,深化思考。 模組如下: 一、問題現況 ( 客觀事實 )

二、分析問題 (負面後果)

三、採取行動 (結論主張)

四、預期成效 (正面效益)

一、問題現況 ( 客觀事實 )

二、分析問題 (負面後果)

三、採取行動 (結論主張)

四、預期成效 (正面效益)

試以〈馮諼客孟嘗君〉中,馮諼「矯命焚券」為例,筆者僅提供「採取行動.矯命焚券」一項。 學生需從文本推導出馮諼看見孟嘗君有何種措舉?推斷長久下去將產生何種嚴重後果,才決定「焚 券、市義」?而市義的預期成效為何? 學生討論成果如下:

不拊愛子其民, 因而賈利之。

民眾抱怨, 不得民心。

矯命焚券

贏取民心 (民稱萬歲)

此模組也可用於分析〈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的說服策略,及〈諫逐客書〉中李斯的策 略(限於篇幅,不再贅述)。故筆者認為此一思考術應可運用於說服文類──甚至國寫。

四、 從遠見力思考術到國寫知性寫作 筆者曾以流傳於牛津大學的 IREP 說話法,教導學生如何說話簡潔有力並運用在寫作上。 IREP 說話法,強調的是先說結論,再說明得出結論的理由,然後舉出具體事例佐證,最後再強 調一次結論。IREP 意涵如下: I:Issue,開門第一句先說「主張」; R:Reason,第二句說支持結論的「根據」; E:Example,第三講出「實際案例」; P:Point,最後重複「結論」。

5


筆者試將遠見力思考術,結合 IREP 說話法,調整順序,改成適合國寫知性題的寫作架構 SOP:

遠見力寫 一、問題現況 三、採取行動 四、預期成效 二、分析問題 五、實際案例 六、重申提案 作思考術 (針對提問) (提出主張) (說明好處) (改善缺失 ) (己例他例) (重申主張) IREP

寫作句型

針對、關於

其敘述如下:

首段

二段 三段 四段

I 認同/反對

R (因為) 可以

R (可以) 改善

E 我曾經 (以我為例)

P 所以

1. 首先針對提問,將問題換句話說。 2. 緊接提出自己的主張/觀點/結論(破題)。

3. 再分別說明此一主張產生的正面效益或支持自己有此主張的理由。 4. 接著說明此一主張能改善哪些缺失。 ↑利用正面與反面的影響說服讀者(正反對比)。 5. 接著援引自己親身經驗或他人事例再度強化主張。 6. 最後重申主張(首尾呼應)。

試以 108 學測,國寫知性題為例: 引文: 糖對身體是有好處的,運動過後或飢餓時,適當地補充糖會讓我們迅速恢復體力。科學研究 也發現,大腦細胞的能量來源主要來自葡萄糖,當血糖濃度降低時,大腦難以順利運轉,容易注 意力不集中,學習或做事效果不佳。不過,哈佛醫學院等多個研究機構指出,高糖飲食會增加罹 患乳癌及憂鬱症等疾病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高糖飲食是造成體重過重、第二型糖尿病、 蛀牙、心臟病的元兇,並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 10%。以每日熱 量攝取量 2000 大卡為例,也就是 50 公克糖。…… 問題二: 讀完以上材料,對於「中、小學校園禁止含糖飲料」,你贊成或反對?請撰寫一篇短文,提 出你的看法與論述。文長限 400 字以內。 在題幹中,看法即是主張。論述即是理由。 筆者將模組表格提供給學生,限定十分鐘,先請學生依文本區分糖的效益及危害。再將統整 好的內容寫在「預期成效、分析問題、重申提案」:

6

糖的 效益

1. 運動或飢餓時,迅速恢復體力 2. 提昇血糖,使大腦運轉,增加集中注意力、提昇學習效果(血糖濃度 降低時,大腦難順利運轉,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或做事效果不佳。)

糖的 危害

1. 高糖飲食增加疾病風險(乳癌、憂鬱症) 2. 疾病元兇(糖尿病、蛀牙、心臟病) 3. 體重過重


學生成品如下(藍字為學生成果,其餘由筆者提供): 一、問題現況 三、採取行動 四、預期成效 (針對提問) (提出主張) (說明好處)

二、分析問題 (改善缺失 )

我認同禁止販 可 以 遠 離 疾 1、改善體重過重 售含糖飲料 病、帶來身體 2、改善心理不健 關於中小學校 (糖的危害) 健康 康的問題 園禁止含糖飲 3、改善糖尿病患 料 年齡層下降的 狀況 4、改善小孩肥胖

我反對禁止販 糖 可 轉 換 能 改 善 注 意 力 不 集 售含糖飲料 量,適當取用 中( 學 習 缺 乏 效 (糖的效益) 可恢復體力 率)的缺失

五、實際案例 六、重申提案 (己例他例) (重申主張) 我認同禁止販 售含糖飲料

我反對禁止販 售含糖飲料

經簡單潤飾文意,則形成以下短文: 關於(中小學學生喝含糖飲料,每週高達近九杯,居國人之冠),因此有人提議「中小學校 園禁止含糖飲料」,對此,我認同禁止販售含糖飲料。 (因為攝取過多含糖飲料,將增加疾病風險。而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將可以遠離疾病,帶 來身體健康。 (同時,減少攝取糖份)可以改善體重過重,以及因攝取過多糖份導致的心理不健康、罹患 憂鬱症等問題。 綜上所述,我認為禁止販賣含糖飲料利多於弊。因此我認同禁止販售含糖飲料。(186 字 ) 上述( ),是筆者簡單融入題幹敘述加以潤飾而成。如依此進行模組試寫後,篇幅已近 200 字。然學生可加上個人經驗、實例增進說服力。 本模組旨在提供知性題寫作鷹架。使學生可依此架構進行書寫,避免離題。至於敘述是否能 展現格局、提高立意,不在此文論述範圍。 以上,是筆者將遠見力思考術融入寫作教學的嘗試,供先進參酌。

參、 結語 從「恐懼訴求」到麥肯錫思考術、遠見力思考術,筆者看見諸葛亮於〈出師表〉前半段展現 的遠見:攘外必先安內。唯有內外一致、上下一心才能達到諸葛亮與劉備共同的夢想:興復漢室。 可為何〈出師表〉卻以失敗告終呢?究竟諸葛亮的遠見錯在哪裡? 回到初始,筆者曾說,至今我仍未哭過。 對筆者而言,〈出師表〉或許是最動人的抒情文,是君臣惺惺相惜的情真意重的名篇。 但──卻也是最失敗的論說文。 年少時,任憑老師講得動人,就是無法感同身受;長大後才察覺,文中隱含不少強迫、 命令、指責、否定……的語氣。對當時處在青少年階段的自己,那是相似 的氛圍,或許因此導致自己無法理解這篇文章。而會不會,當年劉禪也 有同樣的情緒,難以接受丞相的諫言?究竟,諸葛亮哪裡錯了? 關於〈出師表〉的敗與憾,下回分曉。

7


藝文萬花筒

《麥肯錫邏輯思考術:

你也能成為世界一流的問題解決專家》 不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問題的 表象只是為你徹底解決問題提供線索,並不能直接帶給你問 題的解決方案,徹底解決問題需要你沿著一條邏輯路線深入 地挖掘,尋找到解決問題的公式。 麥肯錫公司是1926年創立於美國的管理

述。〈掌握「空、雨、傘」的思考方法〉一

經營方式的修正和調整,現在服務範圍已擴

解釋」,最後「採取行動、設定方案」的

諮詢公司,為許多政商人士、組織提供針對 及全球各地,《科學》雜誌記者甚至給出這 樣的讚譽:「如果上帝要重新創造世界,祂 會聘請麥肯錫。」可見在經營與管理方面, 麥肯錫公司的成就與影響力。

本書集合麥肯錫公司在解決各式問題

時,所運用的邏輯準則與思考脈絡,也點出 許多分析問題的誤區,比如〈不要尋找事實 去支撐你的觀點〉一篇中,就提到應該在觀 察現象、分析事實後提出想法,而不應先憑 空設計出一個論點,再尋找相符的事例來支 持自己的觀點,並摒除不符的事例,用這種 方式產出的提案,看似完美無缺,實際上卻 充滿問題。而這種因果錯置導致的謬誤,不

篇中,提出了從「認清事實」到「對狀況的

脈絡。以「發現問題(即認清事實)」而 言,書中詳盡解釋「問題」的定義,提出 「從零開始」,從源頭解決問題的主張,才 能確實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即對狀況的 解釋)」強調要看見事情的全貌,〈情境分 析,預想所有可能狀況〉一篇以可口可樂公 司更改配方及其後一連串的反響與實驗,表 達在思考解決方法時,通盤考量的重要。而

「解決問題(即採取行動、設計方案)」 時,則提出SCQA等法則,希望能提出一條清

晰而有邏輯的思考方向,以順利達到預期成 效。

雖然麥肯錫公司主要針對的客群來自政

僅會發生在商業場合,在撰寫文章、演講、

商界,書中也多以商業公司為事例,但其中

擊或反駁的把柄,甚至成為立論錯誤的主要

養有效的問題解決能力,就從閱讀這本書開

或簡單的口頭討論,都容易因此留給他人攻 因素。

此外,書中針對「發現問題」、「分

的思考方式卻能應用在所有人的生活中。培 始吧!

析問題」、「解決問題」都有非常明確的論

發行 人 劉 仲 傑

發 行 所 三 民 書 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創刊 號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六 月

門 市 部 復 北 店 / 臺 北 市 復 興 北 路 3 8 6 號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日 民 國 一 百 零 八 年 十 一 月 五 日

連絡方式 臺北市復興北路386號 (02)25006600

重南店/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1號 s a n m i n 6 f @ s a n m i n . c o m. t w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