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筆談:
佛祖與老子
看 教 育 文|劉如
明末清初刊行的《幼學瓊 林》,是眾多啟蒙教材中的佼 佼者,時人有「讀了《增廣》 (《增廣賢文》)會說話,讀 了《幼學》(《幼學瓊林》) 走天下」的說法,可見其受重 視的程度。
Education
公有領域
KAYESS/WIKI/CC BY-SA 3.0
其內容上自天文神話,下至 地理人文,旁及人倫制度、治國之 道,包羅萬象,可以說是一本簡易 的培養全才的百科全書。因其源自 古人天人合一的龐大的宇宙觀,內 涵宏大、神祕悠遠,令人欲罷不 能。今天即使大人讀來都會驚歎萬 分,難以想像古代的孩子,居然能 夠接受如此宏大智慧的教育,真不 愧為五千文明的、泱泱大國的神州 子民。
【原文】 如來釋迦,即是牟尼,原系成 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 是道教之宗。
【字詞義解釋】 (1)如來:如,如實,即真 如,指絕對的真理。如來,是說循 著絕對真理而達到覺悟的聖者。此
老子騎牛
釋迦牟尼佛第一次講道的繪畫照片
指釋迦牟尼佛。(2)釋迦:即釋 迦牟尼的簡稱,本名悉達多。古印 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 內)淨飯王的兒子,因了悟人生無 常,捨棄王族生活,入山修行,為 佛教的始祖。(3)系:是。(4) 祖:創始人。(5)老聃李耳: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 聃。為道家的始祖,著有《道德 經》。(6)道君:本是道教稱地 位最崇高的修道者。此指老子。 (7)宗:始祖。
【譯文參考】 如來釋迦,是指釋迦牟尼,他 是佛教的始祖;老聃李耳,就是老 子,他被道教尊為創始人。
【讀書筆談】 這是該教材節選的最後一課, 回顧整部教材內容,從混沌初開、 女媧造人,講到三皇五帝留下的歷 無不體現神傳文化的特點。到了這 最後一課,就只有講到佛道兩大修 行文化的始祖。這意味著甚麼呢? 就是告訴孩子,中華民族的歷史和 文化本是來自天上,我們最後的歸 宿就是參照祖先的點悟,明白人最 後要通過修煉回歸天上。 我們本是炎黃子孫,是炎帝和
這就意味著孔子負責將帝王教化中
果然,春秋結束後的戰國年
商末到周朝那濃濃的道家修道與安
技術之祖《神農本草經》、《黃帝
的人倫道德的部分、仁義做人的部
間,周朝終於走向了末日,道德進
排歷史的真相,那麼道家(包括儒
內經》來自炎帝和黃帝,黃帝自己
分、日常生活如何待人處事的部
一步崩壞,脫離道德的各種學說思
家的)文化已經形象地教給了世
就親自通過治國,完成了自己的修
分,以及相關的禮儀制度等部分,
想就出現了,這就是除了儒家、道
人,於是佛家文化就要登場,為將
行,將國家治理到無為而治的境
給整理、保存和繼承下來,並且傳
家之外,諸子百家的出現。嚴格地
來《西遊記》傳下修佛的文化打下
界,這就留下了為君者治國本身就
給後世。
說,這些諸子百家也是先王留下來
基礎。因此,釋迦牟尼的佛家文化
是修道、可以登天成神的路。這個
而老子與孔子出現在同一時
的文化,不管兵家、法家等等,都
便在隋唐前、漢末後的那段歷史,
修道回歸天上的文化,本就是我們
代,這就意味著光懂得做人這一層
是先王治國曾經用過的。只不過古
通過周邊民族進入漢地,梁武帝就
這一期文明最開始的帝王——炎黃
還不夠,老子提醒人們,在與人相
代帝王都具有大德,以德用法,以
是南朝修佛的帝王,那個時代,修
二帝留下來的,他們已經在實踐
處、正常生活時,你可以遵從人的
德用兵,但是戰國時,有的就被惡
佛的文人、墨客和帝王非常多,為
中早就給我們後人做出了參照和表
理,但是做人的根本目的是返本歸
用了,比如法家就脫離道德講法制
的就是讓他們這些菁英留下修佛的
率。只不過在幾千年後,歷史經過
真,應該返回天上。也就是提醒人
了,到了戰國時代,各種學說被
文化。到唐朝時,儒、釋、道三
了夏、商、周三代,來到周朝後半
們,不能忘記祖先留下的教導,以
最低一層有資格受過教育的貴族
家文化都達到了頂峰,完成了歷
段的春秋戰國時,道德已經嚴重下
及做人最後的目的。老子的出現就
「士」拿出來,紛紛出世,好壞混
史的安排,成就了神州大地的神
滑,於是神安排了孔子與老子一併
是在人類道德敗壞,諸侯國之間征
雜,極易擾亂正統的道德教化。而
傳文化的特點,從做人走向修煉
出現在春秋時期,負責將先祖帝王
戰不休的時候,提醒人們莫忘人生
這時,孔子與老子的兩大層面的正
之路。
留下的做人和修道的文化進行整
的無常,盡快找到修道回歸的路。
統思想,為區分其他諸子百家的思
我們看到,這些教材讀本必
理、保存和繼承。
老子與孔子分別承擔了先祖帝王的
想,也就獨立成為了儒家與道家。
然來自負責教育的儒生的整理,不
我們發現儒家歷代都是負責
不同職責,或者嚴格地說,黃帝等
所以不管如何,正統文化的根本被
停地保存歷史留下的文化,告訴人
輔助帝王整理歷史、教化百姓,負
帝王先祖的修道成神,就是在告訴
儒家繼承下來,在漢代被獨尊,所
們最後莫忘先祖的重德教導和修道
責文化典籍的整理和教育的工作,
人們,帝王的背後是神在主宰著歷
以繼續成為了中華民族教育的正統
歸宿。那麼歷史走到今天,會是怎
是歷代文化的繼承者和保存者。用
史的走向,老子就在春秋時被安
文化,也就是歷史的必然。
樣的安排呢?大家可以參考歷代
今天的話說,就是負責教育工作的
排傳下了修道的經典著作《道德
到了漢朝末年,三國兩晉南
留下的預言,比如:唐朝的《推背
文化人。所以我們總會發現這樣的
經》。也就是說,在先祖留下的做
北朝時期,是一個留下道義和引進
圖》、宋代的《梅花詩》,還有諸
特點,儒家經典中很多就是祖先留
人和修道的文化即將走向崩壞的時
佛家修煉文化的時代。如果說漢末
葛亮的《馬前課》,明朝的《陝西
下的典籍,比如:《易經》、《詩
候,孔子與老子及時將這些文化,
三國,是演繹和總結「忠義」的思
太白山劉伯溫碑記》都提前講到了
經》、《尚書》等等,都是如此。
和各種典籍整理並流傳了下來。
想文化,《封神演義》也補上講明
今天的安排。
2020.9.26- 10.2
史文化,以及各代的醫藥、技術,
黃帝的子孫,不僅中醫醫藥知識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