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大小事
獎勵的副作用 ?! 小心獎勵作用過了頭,反客為主~ ◆文/吳健豪(諮商心理師)
44
籌
劃半年多,集結近七年雙月刊文章的 《愛的大小事 2》終於上市,基金會上 週六舉辦了新書發表會,工作人員貼心的準 備了好幾本書,要送給當天講座 Q & A 發問 的朋友,沒想到,現場朋友發問踴躍,超過 書的數量,我一時開玩笑:「那沒書送,我 就不給問了!」工作人員於一旁馬上表示可 以再送其他禮物代替。當下,引發我聯想對 「獎勵」副作用的擔心,可惜受限當下時間, 無法多談,所以想再聊聊這個主題。 深受行為學派影響,台灣的教育現場,蠻 常使用「獎勵 / 品」作為行為的增強物。記 得小學時,老師會針對表現好的同學給貼紙, 不好的扣貼紙,最終,透過累積多少貼紙可 以換什麼獎品。這叫做「代幣制度」,是行 為學派獎勵方式的一種延伸。 有時候,這種方式挺有效的。當時我們會 為了換到老師提供的獎品,努力表現出符合 老師要求的行為,或是避免那些會扣貼紙的 行為。 國一時,任天堂紅白機正流行,我也很想 要有一台,我媽就以此作為激勵,說只要我 下次月考第一名就給我。果不其然,那成為
8 幸福觀點
NO.16
努力的動力,我竟然考了個平常不會有的第 二名,媽媽看在我的努力,也通融地送給我 人生中第一台遊戲機。 然而,不知道各級學校老師或教育人員, 有沒有類似我的觀察:現在孩子大部分物質 不缺,以致於如果不是夠分量的獎勵品,愈 來愈難引起孩子的動機。記得多年前,我還 在大學諮商中心兼任時,那時舉辦的填問卷 活動,甚至要祭出「IPHONE」手機作為獎 品。 我心裡對這樣的現象,多少有些憂慮。怎 麼說呢?行為學派用獎勵來塑造行為這套理 論~「他們認為只要提供增強物,就能使動 物學習 1。」後來被指出有一個缺點~「人畢 竟不是老鼠,人會思考。」因此,雖然有獎 勵品作為誘因,但還要看這個人怎麼想,才 會決定表現出怎樣的行為。於是乎,就會出 現剛剛說的,這個獎勵品,就必須正中下懷, 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才能引發他們的動機。 但因為物質條件的提昇,孩子不再那麼容易 「上勾」,胃口愈來愈難照顧。再者,以代 弊制度為例,有些孩子認為反正他不可能得 到那個獎勵品,因此就放棄努力了。